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越来越大。本院肺科作为常州地区唯一收治肺结核的定点专科,病人多,尤其老年病患多,病情重为特色。在护理工作中,必需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在工作中做好自我保护。现将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纠纷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凋亡的现象及机制,以期更深入地认识人类及其他动物原始生殖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的问题。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相关原始生殖细胞凋亡的文献,检索词“Primordialgermcells(PGCs),Apoptosi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1990-01/2005-12相关原始生殖细胞凋亡的文献,检索词为“原始生殖细胞,凋亡”,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初审,选取包括原始生殖细胞凋亡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文献。纳入标准:①原始生殖细胞凋亡。②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凋亡。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研究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凋亡的文献,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原始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子的前体细胞。雌雄性生殖细胞在体正常发育过程都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原始生殖细胞也会凋亡。原始生殖细胞凋亡具有一般细胞凋亡的特征。白血病抑制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等细胞因子,纤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等胞外基质和饲养层细胞等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原始生殖细胞凋亡,促进其存活和增殖。蛋白酶抑制剂如α2-巨球蛋白,2-硫基乙醇、N-乙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能够阻断由于活性氧水平升高而引发的细胞凋亡。结论:在体正常发育过程和体外培养的原始生殖细胞和雌雄性生殖细胞都会发生凋亡。有关原始生殖细胞和雌雄性生殖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豆蔻酸-佛波醇-乙酸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对诱导分化后THP-1细胞膜表面受体髓样分化蛋白-2(MD-2)表达和分布的影响及其与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的关系。方法采用PMA梯度剂量(0、1、5、10、50、100 ng/ml)诱导THP-1细胞48 h后观察贴壁细胞形态并计算贴壁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贴壁细胞膜表面受体MD-2、CD14 mRNA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性MD-2(sMD-2)、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贴壁细胞的MD-2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2在贴壁细胞的分布和定位。结果梯度PMA剂量(1~100 ng/ml)48 h成功诱导悬浮THP-1细胞贴壁;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PMA诱导后MD-2主要表达于胞膜和胞浆,诱导质量浓度增加对MD-2的表达和分布均无显著影响;RT-qPCR检测THP-1细胞经PMA梯度剂量(1~100 ng/ml)诱导后MD-2和CD14 mRNA相对表达量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P<0.01),诱导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THP-1细胞经PMA梯度剂量(1~100 ng/ml)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NF-α、IL-6分泌水平依次显著增加(P<0.01),sMD-2仅诱导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梯度剂量PMA诱导后细胞内MD-2蛋白表达较诱导前显著增加,诱导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1~100 ng/ml PMA均可将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巨噬细胞,增加诱导质量浓度可显著提高炎症因子TNF-α、IL-6的分泌水平,但对其膜表面受体MD-2表达和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受者并发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治疗措施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中心规范随访、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半年以上的1400例肾移植受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采用手术治疗、免疫抑制剂调整等综合治疗。结果发生恶性肿瘤34例(2.43%),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时平均年龄为(52±10)岁,中位诊断时间为移植术后74(8~325)个月。其中泌尿系统肿瘤18例(Ⅰ~Ⅱ期12例,Ⅲ~Ⅳ期6例),并发两个以上部位肿瘤15例;消化系统肿瘤6例,血液系统肿瘤2例,其他肿瘤8例。治疗实体肿瘤患者手术为主,并减少1/3~1/2免疫抑制剂剂量(有些患者用西罗莫司替换他克莫司或环孢素),辅以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34例恶性肿瘤患者除3例失访,至今存活22例,肿瘤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7(4~67)个月,其中肾功能正常15例、血清肌酐轻度升高6例、移植肾切除后返回血液透析治疗1例;9例死亡患者肿瘤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2(3~100)个月,死因多为肿瘤广泛转移。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发生率较高,尤以泌尿系统肿瘤多见,其特点为多部位、易复发。肿瘤发生后根据病理分级分期积极手术治疗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急性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CD分别检测2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TCD检测脑血流异常35例(88%),其中28例(80%)表现为脑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7例(20%)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14例(35%)出现血流搏动指数增高。结论 TCD可以作为轻、中型颅脑外伤后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检测方法,能够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 构建新型人内毒素结合肽(a new endotoxin binding peptide consisting of 25 amino acid residues,EBP_(25))及其突变体(mutant of EBP_(25),mEBP_(25))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EBP_(25)基因,构建pET-30-EBP_(25)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E.coli DH5α扩增.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应用快速定点突变法将EBP_(25)第2位缬氨酸和第5位谷氨酰胺所对应碱基均替换成赖氨酸所对应的碱基,突变后重组质粒再经测序鉴定后,将二者转化至E.coli BL_(21)(DE_3)PlysS后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后,用His-Tag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 结果 两次测序结果 显示人EBP_(25)和mEBP_(25)重组序列和理论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印迹证实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并对蛋白进行纯化,获得EBP_(25)和mEBP_(25)融合蛋白. 结论 构建、表达纯化了EBP_(25)和mEBP_(25)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中和内毒素/脂多糖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目前广东从化家猪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和自然沉淀法对从上述地区采集的266份猪粪进行检查。结果猪粪消化道寄生虫卵的总检出率约为80.08%;两种或两种以上消化道蠕虫混合感染占23.00%。蛔虫、食道口线虫、姜片虫和有齿冠尾线虫是4种最常见的寄生蠕虫。有齿冠尾线虫以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较高;猪蛔虫、食道口线虫、布氏姜片虫均以直接涂片法检出率较高。结论广东从化家猪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较为普遍和严重。  相似文献   
80.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性病原体.本实验通过血清RSV特异性IgM抗体的测定,研究563例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病人RSV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