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4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胆肠吻合治疗复杂胆道结石的价值与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杂胆道结石的治疗常联合应用多种外科技术,有时还需分阶段逐步实施才能完成。复杂胆道结石的核心治疗原则依然是取尽结石、祛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而胆肠吻合则是确保实现畅通引流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2.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回顾性总结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收集21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5岁~50岁。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术前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总IgE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涂片检查。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涂片+培养。结果鼻内镜检查见所有病例鼻腔单发或多发半透明粉白色息肉,周围稀薄黄色或黏白色分泌物。9例11侧鼻腔可见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10例(10侧),双侧病变为11例(22侧);单侧或双侧病变全组鼻窦均受累;鼻窦腔散在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周边为软组织影,3例4侧颅底骨质吸收,1例颅内侵犯。20例行鼻内镜手术,1例行双冠经路+鼻内镜手术。术中见17例窦腔有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黏蛋白),4例窦腔为褐绿色泥样分泌物。随访6个月至7年,治愈14例,好转7例,其中3例术后2年再手术。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鼻窦腔内片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可伴骨质吸收或侵袭性生长,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检查特征。  相似文献   
83.
胆囊切除术后乳糜腹水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32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于2003年12月在外院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据称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为“胆囊慢性炎症”。术中于小网膜孔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第2天起有淡黄色腹液引出,每日400~4000ml,进食后腹液转成乳白色。术后一直无发热、腹痛或黄疸,进食及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恶性肿瘤、肝硬化、结核、下肢浮肿或橡皮腿等病史。  相似文献   
84.
我科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6月 ,对无明显手术指征及部分术后复发的 6 9例患者 ,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6 9例患者中 ,男性 6 5例 ,女性 4例。年龄 35~ 6 6岁 ,平均5 5 .5岁 ,体重超出标准体重 2 0 %者 47例 ,其中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术后失败者 2 9例 ,其余为检查无明显咽腔狭窄、舌体肥大、软腭松弛、鼻腔通气障碍而不适宜手术治疗者 ,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熟地 15、山药 15、云苓 15、陈皮 12、枸杞子 15、女贞子 15、山萸肉 15、五味子 15、木通 15、泽泻 15。 10付 ,每日 1付 ,水煎…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B病毒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Rta蛋白抗体与鼻咽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及联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4例鼻咽癌患者设为鼻咽癌组,同期防癌查体合格且无鼻炎病史的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阳性者52名设为对照1组,健康体检者48名设为对照2组.比较3组血清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  相似文献   
86.
阻塞性黄疸术前经内镜胆管引流的临床应用(8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科近一年来术前经内镜胆管引流8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门部胆管癌51例,肝胆管结石34例,平均年龄51.7岁。总的减黄有效率为81.2%,其中鼻胆管引流(ENBD)53例,塑料内支撑管引流(ERBD)31例,金属支架引流(EMBE)1例;其疗效满意率分别为84.9%、80.6%、100%;术中见胆管及其周围有中度及以上炎症、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2.1%、71%、100%。结  相似文献   
87.
目前尚未见有症状胆囊结石或胆囊积液者胆总管内细菌学状况的报道,对结石数量与细菌分布的关系亦未做评价.本文采用前瞻性方法,对425例无胆管狭窄、无胆肠内瘘、不伴急性胰腺炎的胆石病患者及42例非胆系疾患对照者进行胆囊及胆总管胆汁的同步细菌学检测,以确定两者的即期细菌分布状况及其与结石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提问与解答     
关于Ⅳ型胆管癌:本组中75例,大多数(48例)可行半肝加尾状叶切除治疗。一般认为已无手术切除可能,除非行肝移植。因为均累及肝内左右肝管或汇合部(左内外及右前后胆管),如1例累及肝内肝管汇合部.另1例仅累及左或右肝管开口处是否划入Ⅳ型?  相似文献   
89.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三组中药对平原大鼠急进高原后血清中ATP会量的影响。五补口服液,红景天素及红参煎剂均能有效地逆转高原缺氧所引起的大鼠血清中ATP含量降低的趁势,其中以五补口服液及红景天素作用最为明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红参煎剂亦有明显作用(P<0.05)。以上结果提示,三组中药对高原低氧条件下大鼠能量代谢活动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设想此作用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得以实现,一是加强了组织的氧供,使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能够正常进行;二是降低细胞内氧耗以延缓高能化合物的分解。就药物本身而言,五补口服液,红景天以及红参均为益气补虚类药物,从证效关系的微观意义上讲;中医学的“气”与近代生物能(ATP)代谢的概念存在着某些共性之处,因而可通过补气来调整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以促使ATP的合成增多。  相似文献   
90.
胆管囊肿是儿童及成人胆道外科的常见棘手难题。尽管近年来外科诊疗技术已有显著进步, 但与疾病相关的概念、诊断和分型等基本问题仍有不足之处, 脉管解剖变异、肝内胆管狭窄等相关病变的处理仍是术中的认知盲区, 关于胰腺段胆管囊肿的处理、肝内扩张胆管的切除范围等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技术治疗胆管囊肿的病例逐渐增多的同时, 再手术的病例亦渐有增多趋势, 提示了需关注胆管囊肿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重要性。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研究证据, 对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现状及焦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探讨, 以期进一步提高胆管囊肿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