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5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寻求治疗中风偏瘫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90例中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针刺组采用优化醒脑开窍方案,针刺内关、人中(3d后改印堂)、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穴,并随证加减,每次30 min;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每次45 min;针刺+康复组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同时加康复治疗.各组每周连续治疗5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并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其中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NDS评分(分)下降程度较康复组更明显(6.13±3.18、6.13±4.03比8.77±3.35,均P<0.05),而针刺组与针刺+康复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康复组(100.0%、100.0%比93.3%,均P<0.05),而针刺组与针刺+康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法、康复疗法和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均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针刺法和针刺结合康复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82.
李秀娟  张民  张小华 《甘肃医药》2011,(11):683-684
目的:探讨提高门诊电子处方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从计算机与人为因素方面对门诊西药电子处方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处方在提高调配质量与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采取适当措施,规范电子处方管理,为今后该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对颌面部淋巴瘤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30例颌面部淋巴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对临床上疑似淋巴瘤的患者,除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检查外,还应结合B超、CT及针吸与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后综合分析来确诊.结论 除对病人全身系统检查外,应尽早采取针吸与病理活检是早期诊断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保障模拟480 m氦氧饱和-493 m巡回潜水实验的顺利进行,检验饱和潜水设备保障方案.方法 4名潜水员利用500 m饱和潜水系统和KMB18(B)潜水装具,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大深度饱和-巡回潜水.实验前通过维修、调试设备,使其处于备便状态.实验中按照设备保障方案,控制舱内环境压力、氧(O2)分压、二氧化碳( CO2)分压及温湿度参数,保障潜水员完成水下巡潜作业及日常饮食起居,确保潜水员按时、顺利、安全出舱.结果 经过82 h加压后,达到的饱和深度为480 m,4名潜水员在此深度下停留49.6h,达到巡潜最大深度493m;减压时间约302.4 h,高压暴露总时间为434 h.加压过程和饱和逗留期间维持O2分压35 ~45 kPa,减压时维持O2分压48~52 kPa,减压至12 m后,维持O2浓度21% ~23%;CO2分压一般限制在0.5 kPa以内.相对湿度60%~80%;居住舱内温度29~32℃.结论 潜水员出舱后身体状况良好,感觉舱内环境控制比较舒适,设备保障结果与预想方案吻合,设备保障方案成功.  相似文献   
85.
裸燕麦皂苷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从裸燕麦麸皮中提取燕麦皂苷的最佳条件,考虑到提取成本和对后续处理的影响,以9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液,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条件为:液料比6∶1,提取6次,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的提取得率为0.96 g/100 g.该方法适用于裸燕麦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86.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机体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后果严重。由于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心、肾、神经和血管等组织的慢性损害,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血糖监测对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均血糖的水平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方法学地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标准化地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认可,是判断血糖控制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将其作为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与糖尿病的多种病变也都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7.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及髋关节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损伤,不仅治疗非常困难而且直接影响到髋、膝两个关节的功能恢复。我们从1991年至1997年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车祸7例,塌方砸伤3例,高空坠落伤1例;合并伤:髋臼后缘骨折5例(其中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腹腔脏器损伤2例,颅脑损伤1例;就诊时间:伤后24h内就诊8例,3例在伤后24h~14d就诊。二、治疗方法1.术前骨牵引 11例患者均行股骨髁上牵引和跟骨牵引。24h内就诊者平均牵引5d,超过24h就诊者…  相似文献   
88.
CT定位下风池穴安全进针深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研究了CT定位下风池穴不同方向的安全进针深度,说明其与颈围、体重有较好的直线相关性,可利用此两指标求得相应个体的安全深度。结果显示:针刺鼻尖方向只可能损伤椎动脉,不会损伤延髓;针尖朝向对侧内眦时可能伤及椎动脉,极少数可能伤及延髓。这个结果与相关经典记载和以前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89.
患儿男, 3岁1个月, 因头皮黄红色皮疹1个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黄红色皮疹, 皮疹遇热或摩擦后增多。患儿足月生产, 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系统体检无异常。皮肤科体检:头皮散在分布多个形态较均一、直径约1.0 cm的黄红色结节, 边界清, 质韧, Darier征阳性(图1)。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 - 2016年一二期梅毒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梅毒防控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梅毒的发病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浦东新区各街镇的人口数来源于上海浦东统计年鉴,街镇的边界地图使用国家测绘局2015年版shp格式的地图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2整理分析数据,采用SaTScan 9.3的回顾法泊松模型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采用ArcGIS 10.5将扫描结果可视化。检验水准 取0.05。结果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 - 2016年一二期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45.78/10万、40.91/10万、40.49/10万、39.09/10万,发病类型以一期梅毒为主,占58.57%,性别以男性为主,占64.14%,年龄以20~60岁的青壮年为主,占77.65%。发病时间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每年的8月份左右出现发病的高峰,高峰月份的发病人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趋势卡方检验χ2 = 0.001,P = 0.047)。发病时间聚集出现在2013年1月1日 - 2013年9月21日期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包括高桥、塘桥、三林、周浦等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空间聚集区域有7个、时空聚集区域有3个(P<0.05)。 结论 通过对一二期梅毒的时空聚集性研究,可为梅毒防控措施的科学制定及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