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安然 《人人健康》2007,(6):46-47
B超 一般在怀孕期间需要进行3次B超检查:第一次在闭经后12周~14周之间,第二次在22周~24周之间,第三次在32周~34周之间.通过B超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怀孕的日期,了解胎儿的生长情况,筛查胎儿的某些畸形(如21染色体),显示胎儿和子宫的位置,评估分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2.
心理咖啡茶     
一杯淡淡的清茶,几盏浓浓的咖啡,不管愁肠百结还是阴晴冷暖,这里是你歇脚的茶坊,倾诉的咖啡屋。所有的烦恼都融入这茶的浓郁,咖啡的回味。现在是我们的心理互动时间—心理咖啡茶。  相似文献   
33.
34.
35.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14-3-3ζ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鉴定其与Polo样激酶1(Plk1)相互作用。方法:构建pGBKT7-14-3-3ζ诱饵表达载体,筛选HeLa细胞cDNA文库中与14-3-3ζ相互作用蛋白,进一步通过共转酵母、免疫荧光以及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的阳性相互作用蛋白中包括Plk1,进一步通过共转酵母,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两者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证实两者共定位于有丝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期的中体。结论:Plk1是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中体的成熟,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分离,胞质分裂以及DNA的损伤应答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其与14-3-3ζ的相互作用为14-3-3蛋白家族参与有丝分裂(M期)的调控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Plk的330/597位丝氨酸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lk1-GFP质粒、模拟磷酸化型突变体Plk1S330/597D-GFP质粒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GFP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株,免疫荧光法检测突变体融合蛋白Plk1S330/597D-GFP和Plk1S330/597A-GFP的细胞定位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转染突变体后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结果: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的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突变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均能正确定位于动点和中体,但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S330/597A融合蛋白对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胞质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产生G2/M期阻滞(P<0.01),并造成染色体分离滞后的现象。结论:Plk1激酶自身的磷酸化状态对其有丝分裂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330和597位丝氨酸去磷酸化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37.
实验动物设施是医院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全面提高实验动物中心科研服务水平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探索提高实验动物中心运行效率和科研服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文章就中药功能的发现与探索渠道进行归纳总结,对中药功能的发现和积累主要来自5种途径:(1)来自生活实践;(2)来自医疗实践;(3)来自逻辑判断;(4)来自实验研究;(5)一种新的中药功能发现方式,即从单一药物在古代方剂中配伍应用的病症分布,发现药物的新功能。并对5种发现方式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安然  刘鸣 《医学综述》2016,(5):911-914
微RNA(miRNA)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其中miR-375更是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miR-375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呈现低水平表达可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相关研究证明,增强miR-375表达可发挥抑癌作用。同时既将miR-375作为癌症的治疗靶点之一,又将miR-375作为癌症预后的判断标志之一,更可以为癌症的治疗拓展新的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研究miR-375对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阻滞(epidural anesthesia,EA)和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SA)]复合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对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PubMed、EBSCO、Springer、Ovid、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收集椎管内阻滞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梗死及死亡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n=21 859)。Meta分析结果显示:EA复合GA与单纯GA非心脏手术术后7d内(OR=0.44,95%CI 0.13~1.46,P=0.18)和30d内(OR=1.49,95%CI 0.89~2.49,P=0.13)内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复合GA与单纯GA术后30d内(OR=1.26,95%CI 0.84~1.88,P=0.26)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与GA术后7d内心肌梗死发生率(OR=1.14,95%CI 0.31~4.17,P=0.84)和术后30d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 0.43~1.79,P=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阻滞并未降低心脏事件高危患者行中高危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