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4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医药卫生   422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发生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激活后的2种极化表型-经典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1型)与替代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2型)分别起着促炎与抑炎的作用,如何将小胶质细胞从促炎的M1表型转化为抗炎的M2表型,逐渐成为CIS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CIS的双重作用进行综述。一.小胶质细胞的概述小胶质细胞胞体较小,呈分枝状,有伸向各个方向的突起,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受创伤、感染、发生免疫反应或其它疾病时会转变为圆形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迅速发生增值与活化,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呈现出多种形态,如纺锤形、阿米巴形等,进而移动到病变区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等多条通路,其过程包括增殖、趋化、吞噬、分泌细胞因子等多个环节,并分泌大量的促炎因子、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免疫分子等,既可以诱导炎性反应提高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又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在CIS后发挥神经修复作用[1]。  相似文献   
92.
晋隋唐时期,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诸多疫病相关概念逐渐明晰,主要争论集中于三个问题: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伏邪与新感的关系,以及伤寒与时行的关系。这一时期,疫病概念主要包含在伤寒、温病、时行、天行、疫疠等相关论述中。温病概念虽仍涵括于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但已有医家从概念、因机、发病、传变、治法等方面对狭义伤寒与温病进行区分。温病是由伏邪引起,还是感受冬温之气、感而即发,也得到了王叔和、巢元方等的阐发。时行乃感受非时之气、疫疠之气等发病,因其流行性或传染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足叶乙苷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性肾母细胞瘤极高危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3例治疗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儿均不同程度从中获益,且未经历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足叶乙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肾母细胞瘤极高危组患儿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94.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主因右上眼睑肿物3个月,于2013年1月8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上眼睑出现一绿豆大小丘疹,逐渐增大至鸽子蛋大小,偶有瘙痒及疼痛,伴有右侧面部肿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口服,血压控制在100~120 mmHg/140~160mmHg(1 mmHg=0.133kPa),糖尿病病史10年余,接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三者联合对于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单胎妊娠孕妇82例为研究组,依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再分为植入组(28例)及非植入组(54例)。另选取剖宫产分娩的无高危因素的单胎妊娠孕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产前抽血测定孕妇血清AFP、CK水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找出其临床诊断临界值(cut off值),并比较AFP、CK、彩色多普勒超声及3者联合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结果:植入组孕妇的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孕妇的血清C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P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界值(cut off值)为247.90ng/ml。AF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659、0.714,两者灵敏度分别为42.86%、46.43%。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为0.828,灵敏度为78.57%,明显高于前二者单独应用。AFP值测定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AFP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可显著提高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灵敏度,优于血清AFP、彩色多普勒单项检测,而血清CK检测无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初步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之后迁移能力的变化与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和连环蛋白p120(p120ctn)的关系。方法 DMEM培养基培养HUVEC,将HUVEC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p120ctn与VE-cad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VEcad的定位表达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p120ctn与VE-cad的相互结合。结果 Transwell实验发现HUVEC经损伤刺激6、8 h后迁移能力最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VEC损伤6、8 h后p120ctn及VE-cad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免疫荧光实验显示HUVEC经损伤刺激后,VE-cad的定位由细胞膜转到细胞浆。免疫共沉淀证实p120ctn可以与VE-cad相互结合。结论 HUVEC损伤刺激后迁移能力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的p120ctn将VEcad由细胞膜携带入细胞浆导致VE-cad膜表达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切除肿瘤的彻底性,防治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胸、腹"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共2162例,介绍手术方法的改进,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手术切除率97%,发生吻合口瘘207例,平均发生率为9.9%,围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相对彻底地切除病灶(食管切除长度〉80%)并使"三野"淋巴结清除成为可能,"三切口"不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可降低这一并发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8.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为一种主要侵犯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病,同时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标志性特点为外分泌腺和上皮细胞的淋巴细胞性浸润造成的典型眼干和口干症状,以及由外分泌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症等其他一系列表现。SS好发于女性并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尽管其发病原因并不清楚,目前的研究认为SS的发生受到免疫、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干燥症状或控制疾病发展速度,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不断有报道发现SS患者体内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关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介导的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SS中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TLR4受体在SS中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3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PT、OT),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肌力训练,联合吸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呼吸训练。练习3个月后,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干预后的FVC、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FEV1、MVV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均P0.05);训练组与对照组间、联合组与训练组间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MIP、PI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及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的吸气肌训练相比,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减少各种留置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通过对医院近几年非计划性拔管的数据分析、文献查证及半结构访谈构建风险评估内容敏感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45,判断系数为0.891,熟悉程度系数为0.799,第2轮二级指标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8、0.338、0.496,经检验P0.01。通过德尔菲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12项和二级指标33项。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