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天然药物中生物碱类成分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药物中生物碱成分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作用特点,生物碱还具有镇痛、缓解痉挛、抗菌、消除炎症、降血压、平喘、抗肿瘤等功效。目前已多种生物碱类抗肿瘤新药用于临床,目前具有抗肿瘤功效的生物碱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异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吡啶类生物碱、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萜类、有机胺类等。常见的生物碱主要有原小檗碱、喜树碱、长春碱、苦参碱、龙葵总碱、槐定碱类、一叶裻碱、巴豆碱、玫瑰树碱、秋水仙碱、三尖杉酯碱等。生物碱的抗肿瘤机制存在多样性,包括直接诱导癌细胞凋亡或者作用癌细胞内酶影响其活性及影响癌细胞生长周期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2.
目的:筛选黄芩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黄芩提取物经反相C18填料进行固相萃取(SPE)制备不同浓度甲醇醇梯度洗脱部位,以体外抑制AChE能力评价其抗阿尔茨海默症(AD)作用,采用高分离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RRLC-MS/MS)对黄芩抑制AChE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黄芩提取物的50%甲醇洗脱部位的AChE抑制活性明显强于其他洗脱部位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为其体外抑制的活性部位,经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15种化合物。结论:黄芩具有体外抑制AChE活性,其主要有效部位为50%甲醇洗脱部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为代表的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63.
从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动物药的收载情况来看,动物药达到51种,含动物药的制剂达到165种.运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DNA分子鉴定、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方法,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见近几年来科学的发展为药典标准的提升带来的强大动力,但药物化学成分研究具有高成本性和复杂性,鉴于有关文献中报道的对某些动物药的检测方法已相对成熟稳定,建议在下一版《中国药典》编写时应考虑加入一些确切可靠的方法,以增强《中国药典》的适应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64.
动物源胶原蛋白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原蛋白是多细胞生物体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体的韧带和肌腱、海洋动物、植物等。胶原蛋白构成了动物的支持组织,具有增强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储水能力、增强肌肤弹性,以及保持皮肤柔软、细嫩等生理功能。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性,在医学、食品工业、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胶原蛋白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热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酶提法、复合法。  相似文献   
65.
人参黄连组合物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黄连组合物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作用,为其应用于DN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10只C57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另取240只C57小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菌素(STZ)诱导制备DN模型,将成模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低(80 mg·kg-1+20 mg·kg-1)、中(160 mg·kg-1+40 mg·kg-1)、高(320 mg·kg-1+80 mg·kg-1)剂量人参黄连组合物组及黄连总生物碱组(320 mg·kg-1)、人参总皂苷组(80 mg·kg-1)、卡托普利(8 mg·kg-1)组,每组10只。于用药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生理状况,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MAU)、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和24小时尿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人参黄连组合物组小鼠尿量和体质量增加等一般情况明显改善,FBG水平降低(P<0.05);MAU及血清BUN、TC和TG水平降低(P<0.05)。各剂量人参黄连组DN小鼠肾小球-肾间质病变明显改善。结论:人参黄连组合物对早期DN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6.
基于COI条形码的麝香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鹤  孙佳明  崔丽娜  张辉 《吉林中医药》2011,31(5):451-452,468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麝香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别,研究鉴定麝香的新方法。方法:对麝香及其混伪品共7种12份样品的COI条形码序列进行研究,分析药材正品来源的种内变异,与混伪品的种间变异,以及NJ树的聚类情况。结果:麝香种内COI序列变异很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麝香的正品聚在一起,支持率较高,且各物种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枝,与其混伪品能够很明显区分开。结论:运用COI条形码序列能够准确鉴定麝香的正品来源及其混伪品,本研究为麝香的鉴别提供了新方法,在其他动物药品种鉴定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蜂胶(propolis)是工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后与自身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而成的一种固体胶状物质。为我国传统中药,收载于药典,具有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作用。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烯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包含醇、醛类等,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等多种微量元素等。并且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增强免疫等。本文将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68.
乌梢蛇,出自《本草纲目》,又名乌蛇,始载于《开宝本草》,主要在中国分布,国外未见报道。乌梢蛇作为的临床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其质量鉴别技术至关重要。全文就20年来鉴别技术的研究发展,从传统技术和现代鉴别技术2个方面阐述,主要包括性状、显微、色谱法、PCR技术以及电泳等鉴别方法。对近年来乌梢蛇基于PCR技术,开发一系列高效、准确的分子水平的鉴别方法及基于化学成分分析,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概述,为以后蛇类鉴别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动物药的质量保证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破骨风的化学成分.方法 破骨风全草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白桦脂醛(1),β-谷甾醇(2),白桦脂酸(3),齐墩果酸(4),白桦脂醇(5),胡萝卜苷(6),jasminoside(7),丁香苷(8).结论 除化合物7之外,其余7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应用HPLC-MS/MS法对蝮蛇肉中肌苷进行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通过HPLC-MS联用技术鉴定了蝮蛇肉中存在肌苷,同时用HPLC法测定了蝮蛇肉中肌苷的含量。结果:鉴定了蝮蛇肉中存在肌苷并测得其含量为0.5245mg/g。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蝮蛇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