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共21例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痊愈出院,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正常进食和工作.拔除支撑管前造影显示胆管引流通畅,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经2~6年随访无异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额窦开口的确认和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咬除鼻丘气房,开放筛漏斗及前上筛房,必要时切除中鼻甲前端等方法,使全组鼻窦炎46例的额窦口扩大引流.结果46例中33例获得随访1~2.5年,疗效满意.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处理额窦开口的关键是熟悉窦口解剖变异,认清周围标志,尽量保留窦腔黏膜.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共21例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痊愈出院,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正常进食和工作.拔除支撑管前造影显示胆管引流通畅,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经2~6年随访无异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鼻腔血管内皮肉瘤1例海阳市人民医院(265100)纪德全姜仁起患者男,36岁。因右侧鼻塞2个月,伴血性涕1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右鼻腔充满肉色肿物,表面溃烂,触之易出血。收敛后见肿物基底位于下鼻甲中、后段。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镜下见多数血管呈扩...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18F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扫描成像(18 F-FDG-PET)在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连续7次腹内注射雨蛙素(每次间隔1 h)及脂多糖制作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57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硼替佐米(PS-341)治疗组(注射脂多糖前0.5h腹内注射0.5 mg/kg PS-341),模型对照组[注射脂多糖前0.5h腹内注射50%二甲基亚砜(DMSO)],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制模).首次注射雨蛙素后8h将小鼠处死,每组3只行PET胰腺扫描,8只取胰腺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另外8只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胰腺的病理形态.结果 正常对照组PET扫描时胰腺不显影,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胰腺18F-FDG的吸收率(5.27±0.35,3.48±0.49)、胰腺MPO活性(3.46±0.28、1.82±0.54)均显著降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组织的病理学也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验证了18FFDG-PE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论 18 F-FDG-PET能够动态监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展和转归,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误诊及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根据病史、鼓膜像及声导抗检测结果诊断并不困难。 1995年至2 0 0 0年 4月我院收治了被误诊误治及治疗后复发资料完整的 4例、6耳的患儿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女 ,4岁。自幼双耳听力差 ,有庆大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用药史 ,在外院诊断为药物中毒性聋 ,经治疗无效。检查见双侧鼓膜内陷 ,呈灰白色 ,活动度差。声导抗测试示鼓室压力左 =2 2 0daPa ,右 =180daPa ,B型鼓室导抗图 ,在全麻下行腺样体刮除及双侧鼓膜切开 ,发现双侧鼓室内有大量白色胶状物 ,术后听力有所提高。 …  相似文献   
57.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单一方法的治疗效果欠佳。1995~1999年,我们采用手术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该病病人8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慢性鼻窦炎病人88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9~67岁。病程1~42年。根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期及内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进行临床分型分期。1型7例,其中2期3例,3期4例;2型63例,其中1期5例,2期28例,3期30例;3型18例。有3次以上鼻息肉手术史者15例。全部病人术前鼻窦CT水平及冠状位扫描示病变累及上颌窦86例,筛窦85例,额窦58例,蝶窦52例。  相似文献   
58.
耳郭假性囊肿120例中男117例,女3例,右耳78例,左耳40例,双耳2例.25~58岁,发生于耳甲腔72例,三角窝43例,耳轮顶部5例,病程3d~3个月.囊肿0.4cm×0.6cm~2.0cm×2.5cm,抽液量0.3~2.0ml,患者皮肤经消毒处理后,经囊肿最低处穿刺、抽出囊液,将针头留置于囊腔内,更换5ml注射器,将氟美松注入囊腔内,注药量多于抽出囊液量0.1ml,针眼处以酒精棉球压迫,外敷纱布包扎固定,以防感染及囊腔内药液外渗,7~10d1次,直至痊愈.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胆瘘、上消化道大出血及人工血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胃肌轻瘫3例,胰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复查彩超、人工血管及门静脉内均无血栓形成.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8例,胰腺细胞癌3例,恶性淋巴管瘤1例,切除血管上下缘,无肿瘤浸润.胰腺切缘没有肿瘤累及,门静脉受癌肿侵犯8例,炎性粘连4例.术后9个月死于重度营养不良1例,术后18个月死于癌肿复发肝转移1例,其余10例目前尚在随访中,其中存活3年3例,2年4例,1年3例.结论 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提高胰头癌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应该作为胰头癌患者合理手术方式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0.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其中,胆源性最多见~([1])。老年患者脏腑功能减弱,且常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手术指征要求严格~([2])。合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休克,及早恢复胃肠道功能,减轻炎症反应~([3])。本研究对2015年5月—2017年2月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