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药物诱导的早熟凝集染色体环 (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分析方法在辐射事故受照射者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方法:山西太原辐射事故发生后16 h收集5名受照射者 (1、2、3、4和5号)的外周血,及1号受照者照射后23 h的骨髓细胞和24 h的外周血,采用冈田酸 (Okadaic acid,OA)诱导的PCC方法计数PCC细胞中的PCC-R,以新建立的PCC-R剂量-效应曲线 (1~20 Gy)估算生物剂量。照射后31 d对4名受照射者 (2~5号)的PCC-R频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常规染色体双加环 (dic+r)、胞质分裂阻滞微核 (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i,aCBMN)分析及物理方法对PCC-R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严重受照射者1号的外周血培养仅获得极少量的PCC细胞,而骨髓培养获得了一定数量的PCC细胞。以骨髓细胞PCC-R频率对1号及以外周血PCC-R频率对2~5号进行剂量估算的结果分别为12.4、3.6、3.2、1.7和1.5 Gy。2~5号受照者照后31 d PCC-R频率与照后16 h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51%、69%、69%及44%。结果与用dic+r、CBMN分析及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结论:经实际应用证明,药物诱导的PCC-R法简便、快速,新建立的PCC-R剂量-效应曲线准确、可靠。该法更适用于较高剂量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且应在照后尽早取血,最好在1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112.
镇静催眠药在临床使用较多,但对其引起心律失常关注不多。随着应用此药的增多,致心律失常现象亦增加。现就1996年1月-200年7月镇静催眠药致心律失常126例心电图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乳腺癌BRCA1蛋白表达与DNA定量分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柳州地区人散发性乳腺癌BRCA1蛋白及mRNA表达与DNA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检测2 5例正常乳腺上皮和增生上皮及5 0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及DNA情况。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 0例乳腺癌中的2 0例乳腺癌组织BRCA1mRNA表达。结果 在乳腺正常上皮、增生上皮和癌中BRCA1表达及DNA含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 . 0 1) ;BRCA1表达与DNA含量呈负相关(P <0. 0 1) ;BRCA1在不同肿瘤大小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 . 0 5 ) ,但在不同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DNA分析中,DI值和>5C %值总体分布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但在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结论 乳腺上皮中DNA含量增加,BRCA1表达下降,对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作用。检测BRCA1表达及DNA含量在散发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老年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且常伴发多种内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或身体状态较差而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更无法承受综合治疗,因此单纯放疗仍然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放射性肺炎往往降低了局部疗效带来的益处.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剂量体积直方图被应用于三维计划中精确计算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为临床医生定量分析其与相应器官副反应的关系提供了客观依据[2].笔者通过临床和剂量学研究,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5.
术前放疗提高了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可以采用常规分割同步化疗的长程方案,也可行25 Gy/5次短程放疗。前者肿瘤反应率高;后者毒副反应低,耐受性好。二者局部控制率无差异,均好于单独手术,但总生存率未见提高。短程放疗延期4~8周后手术较7天内手术提高了肿瘤反应率。近期研究又发现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并延期手术,进一步提高了肿瘤的完全缓解率,甚至有超过长程同步放化疗的趋势,局部控制率亦不劣于长程。但是否可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总生存率还有待长期研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穴位变频电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老年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穴位变频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肌力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伸直位最大负荷量评价股四头肌肌力,采用静态平衡功能检测评价姿势稳定性。 结果治疗组除支撑外,其余各项Lysholm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跛行、交锁、膝软、疼痛、爬楼梯及Lysholm总分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交锁、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及Lysholm总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2组患者膝关节伸直位最大负荷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睁眼及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动摇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及单位面积轨迹长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穴位变频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KOA患者膝关节及患肢肌肉功能,增强姿势稳定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7.
环孢素A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国内外均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甲氨喋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效果较好 ,但仍有 30 %~ 5 0 %的病例发生GVHD。霉酚酸酯 (MMF)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我们观察了 19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患者应用CsA联合MMF方案对预防GVHD的临床结果 ,报告如下。一、病例和方法1.病例 :1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共对 1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NAST。男性 11例 ,女性 8例 ,年龄 18~ 5 9岁。其中北京 30 7医院 13例 ,沈阳 2 0 1医院 6例。 19例中 ,急性白血病 13例 [第 1次完全缓解期 …  相似文献   
118.
酒渣鼻是一种以鼻部发红,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酒渣为特征的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女性较多.患者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传统的单用甲硝唑治疗治愈率不理想.我们试用替硝唑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观察到治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羊耳菊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云南产羊耳菊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并用GC、GC—MS联用仪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首次从羊耳菊挥发油中鉴定出23个组分,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芹酚及其系列衍生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0.55%。  相似文献   
120.
推拿按摩结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结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分为2组,综合组40例51膝,采用推拿按摩结合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38例50膝,接受单纯推拿按摩治疗。治疗前后参照日本三大医学院制订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20次治疗后2组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结合肌力训练能显著提高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