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52例(指),良3ll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脓肿保留泌乳功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采取保留泌乳功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1例患者自愿选择回乳,1例患者乳晕区脓肿较大,乳腺导管排乳不畅并且压迫临近导管致乳晕区水肿和感染加重选择回乳,1例患者因脓腔位置在后间隙,范围巨大,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选择退奶外,其余患者均保留了哺乳功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采取多种护理措施,有助于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保留哺乳功能,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4.
三阶段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阶段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段针刺法组(治疗组)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之75.68%。结论三阶段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灸和假天灸对腰椎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缓解作用。方法将60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天灸方法,对照组采用假天灸。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及副反应,并进行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McGill疼痛评分的PRI、VAS、PPI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副反应较低,观察组有少许皮肤瘙痒、水泡、发热,但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腰痛复发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灸治疗腰椎骨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明显,并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整体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计分的影响。方法 :14 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护理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康复护理。 2组均进行改良的FairbankJc“腰痛病情计分表”分别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级别。结果 :2组患者经过 12~ 2 0d(平均 14d)的治疗 ,护理组 92例中显效 6 8例占 73.91% ,有效 2 4例占 2 6 .0 9% ,无效 0例 ;对照组 5 4例中显效 14便占 2 5 .93% ,有效 32例占 5 9.2 6 % ,无效 8例占 14 .81% ,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有效率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整体康复护理更有效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减少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改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教育,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有益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恐惧症的缓解作用。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只做口腔治疗和简单劝说)。采用行为计分标尺(Frankle)和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价量表(MBPS),评价治疗前后儿童行为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在面部表情、哭闹情况、行为情况方面有明显的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在面部表情、哭闹情况、行为情况方面无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Frankle行为计分方面,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儿童口腔诊治接受行为。  相似文献   
19.
入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主观和量表评定法的比较,使临床心理评估更省时、准确、科学。方法:对新入院l02例经主观评定法评估为焦虑、抑郁、正常的患者,同时采用量表评定法(SAS SDS)进行心理测验。结果:两种评估法差异非常显著(P<0.01)。量表评定为单纯焦虑者1.96%,抑郁者32.25%,二者同时存在者占20.59%,与主观评定法的符合率为9.80%。结论:临床护士需要将主观评定法与量表评定法结合起来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提出护理问题,进行有预见性地护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心理护理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