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81.
骨伤科外用中药驳骨黄水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对外用中药驳骨黄水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按新药的有关要求作如下试验,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该药物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为9.25ml/kg;对兔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未见有刺激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驳骨黄水动物外用是可安全的,腹腔注射有一定的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驳骨黄水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50只,随机分为驳骨黄水高、中、低浓度组、60%乙醇空白对照组、正骨水组等5组。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驳骨黄水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炎鼠耳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驳骨黄水的抗炎作用。结果:各组小鼠热板痛反应时间比较,高、中、低浓度组、正骨水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各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比较,高、中浓度组、正骨水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各组鼠耳肿胀比较,高、中浓度组、正骨水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各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比较,高、中浓度组、正骨水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驳骨黄水外用给药能延长小鼠的痛反应时间,减少扭体鼠数和扭体次数,抑制鼠耳的肿胀及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驳骨黄水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3.
大蒜素抗溃疡及通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蒜素抗溃疡作用和对排便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盐酸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消炎痛致溃疡模型及乙酸致胃溃疡等模型,观察动物溃疡指数;采用燥结失水便秘模型,观察动物排便时间及排便点数;采用正常小鼠碳末推进实验,观察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结果大蒜素能减少乙醇/盐酸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消炎痛致溃疡模型及乙酸致胃溃疡等模型的溃疡指数(P<0.05或P<0.01);能使模拟燥结的失水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时间缩短,排便点数增加(P<0.05或P<0.01);能增加正常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的百分率(P<0.05或P<0.01)。结论大蒜素具有抗溃疡及促进排便作用。  相似文献   
84.
真武汤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优选真武汤水提液最佳提取工艺及颗粒剂制备方法,为真武汤颗粒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以芍药苷含量、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确定真武汤最优水提取工艺。另外选用粒度合格率、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和休止角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颗粒制备中的辅料配比。结果:芍药苷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别在5.45~32.70 μg(r=0.999 6)和3.24~16.80 μg(r=0.999 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RSD=1.34%,n=6)和101.72%(RSD=1.74%n=6)。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12,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辅料采用糊精与可溶性淀粉的混合物,最佳配比1∶3,所制颗粒的粒度合格率、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和休止角分别为94.12%、4.87%、0.93%、89.23%、36.18°。结论:优化的真武汤回流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85.
环维黄杨星D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正性肌力作用、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对环准黄杨星D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认为环维黄杨星D作为我国近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对于其不良反应及系统的心血管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86.
灵芝生料酿制液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灵芝生料酿制液的降血脂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蛋黄乳致高血脂小鼠模型和高脂饮食致高血脂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灵芝生料酿制液对两种高血脂模型的降血脂作用,并与血脂康、灵芝的传统剂型灵芝饮和灵芝胶囊作比较。[结果]灵芝生料酿制液可降低蛋黄乳致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致大鼠高血脂症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H)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灵芝生料酿制液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有望开发为新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87.
四逆汤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锐  晏亦林  周莉玲  周玖瑶 《中成药》2002,24(10):777-780
目的:探讨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等)精制物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揭示四逆汤的配伍规律。方法:应用同一来源含药血清,分别以乌头类生物碱和一氧化氮(NO)为指标,同步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药理效应测定。结果:二者在犬体内均呈一级速度消除,具有开放一房室模型的特征,药动学参数K血与K效,TI/2血与TI/2效接近,均具有药效产生快,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反映出四逆汤“走而不守,守而不走”的特性。结论:四逆汤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88.
Objective:To demonstrate the vasodilatation activity of the coumarin-containing 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 and to further analyze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herb extracts.Methods:(1) The vasodilatation effects induced by different extracts(cyclohexane,ethyl acetate,acetone,methanol,95%ethanol and water) of 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 on mouse thoracic aorta pre-contracted with phenylephrine were investigated. (2) The amount of imperatorin and isoimperatorin in each extract was measured by high-per...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连梅颗粒降糖、降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连梅颗粒进行治疗,测定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胰岛素(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胰腺组织病理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连梅颗粒在低、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给药期间血糖(P0.05,P0.01);连梅颗粒在低、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给药9周血糖(P0.01),尿糖(P0.05,P0.01),中、高剂量连梅颗粒能显著降低GHb水平(P0.01),中剂量连梅颗粒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低、中、高剂量连梅颗粒能显著升高SOD活性(P0.05),降低血浆LPO含量(P0.05)。病理结果显示连梅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结构评分、细胞空泡样变评分均有所下降,胰岛数量评分,β细胞比例评分无明显差异,胰岛评分总分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连梅颗粒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尿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抗氧化自由基来实现对血糖和血脂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IgA肾病的研究进展,显示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一定优势。同时亦提出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