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内舒血管物质刺激的磷蛋白磷酸化(VAsP-P)水平评估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方法:以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血小板聚集试验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患者血小板内VASP-P,通过Kappa检验比较2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以确定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结果: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21.05%,与比浊法的结果相比,2种方法的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513,P=0.001).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测定血小板内VASP-P水平是一种可靠的鉴定氯吡格雷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依那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普伐他汀组(P组)和阿托伐他汀组(A组),两组均予氯吡格雷300mg顿服后,75mg/d维持。P组予普伐他汀。入院后24h内和第14天分别测定TC、HDL-C、LDL-C、血小板聚集率(PAR)、肝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TC、HDL-C、LDL-C水平在基础状态和第14d,差异无显著性(P>0.05);(2)P组或A组PAR在治疗后和基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P、A两组在治疗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塞复合终点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两组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NF-α和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 α ,IL 6浓度 ,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1 血清IL 6、TNF α、去甲肾上腺素 (NE)在CHF各组均升高 ,但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心功能Ⅲ级 ,Ⅳ级组IL 6 ,TNF α ,NE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 (P均 <0 0 5)。IL 6、TNF α、NE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 0 6 3,P <0 0 1 ;r=- 0 54,P <0 0 5;r=- 0 58,P <0 0 1 )。 2 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TNF α、IL 6和NE浓度越高。TNF α与NE ,IL 6与NE呈明显正相关 (r =0 57,P <0 0 1 ;r =0 51 ,P <0 0 5)。 3 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IL 6与TNF α浓度越高 ,且二者呈正相关 (r =0 39,P <0 0 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 α和IL 6浓度升高 ,尤其中重度CHF患者更加明显 ,并与LVEF呈负相关 ,提示血清IL 6、TNF α水平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判断与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5.
总结161例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血中柯萨奇病毒B核酸片段的结果,并与非心肌炎组98例对比研究。结果:阳性检出率心肌炎组57.8%,对照组4.1%(P〈0.01),诊断特异性95.9%。男、女性病人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由于该法能快速、早期、准确检出病毒感染,比检测相应抗体阳性率高而早,特异性高,因此,可作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近期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抑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抑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增加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而对这些患者进行干预,能改善预后,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与肾动脉狭窄(RAS)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在冠脉造影的患者中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对临床资料和 RAS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02 例冠脉造影患者中有 377 例(93. 8%)同时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 RAS 者 71 例(18.8%),其中轻度狭窄(<50%)者39例(10.3%),明显狭窄(>50%)者32例(8.5%),其中双侧明显狭窄者17例(4.5%)。明显RAS单变量分析,年龄、颈动脉斑块形成、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严重冠脉病变是 RAS的预测因素。多变量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严重冠脉病变是 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脉造影尤其冠心病患者RAS发生率高,在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的同时应常规进行肾动脉造影,以便及早发现R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