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与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上肢手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30):单靶点组(S组)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周围注射21 ml局麻药;三靶点组(T组)超声引导下在锁骨上臂丛神经与锁骨下动脉相接位置的下方注射7 ml局麻药,再2次(各7 ml)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形成以臂丛神经为中心的扇形注射;传统解剖定位组(A组)取锁骨中点上1 cm左右为穿刺点,注射21 ml局麻药.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记录各组操作时间和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支配区域痛觉消失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评价各神经支配区域的阻滞程度及切皮时的麻醉效果,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T组操作时间延长,尺神经分支配区域痛觉消失时间缩短,S组和T组麻醉效果满意率升高,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尺神经、正中神经的阻滞完全率升高(P<0.05);与T组相比,S组操作时间缩短,尺神经分支配区域痛觉消失时间延长(P<0.05);三组桡神经阻滞完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刺破血管4例,轻度局麻药中毒1例,S组和T组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相比,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且并发症较少;三靶点注射法的操作时间较单靶点注射法长,但对尺神经的阻滞较快且完全.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探讨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症状积分,预测中风发病的可能性。方法选取6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2个月后中风发病与否为终点,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家族史、体重指数、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研究中风先兆发为中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体重指数、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中风先兆发为中风有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医临床症状和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是中风先兆发为中风的独立因素。结论中风先兆12个月后发为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和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3.
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检查方法简单、实用、无痛无创、范围广等特点,已得到医师及病患者的认可,在工作中,对检查医师来说,不仅要质量,更要服务及感受,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轻松愉快,最大限度避免漏诊、误诊,充分诠释“三好 满意”活动,本文作者在基层医院超声科工作十余年,就工作中一些感受、体会愿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2例晚期肺癌(鳞癌15例,腺癌7例),瘤体最大径5-12 cm,在CT引导下行PMCT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病灶位于胸壁上或大血管、大气道周围的部分划为粒子治疗区域,其他病灶的大部分区域为PMCT区域。结果22例PMCT均为1次手术、多点治疗,共植入^125I粒子712颗,平均每例植入32.4颗粒子。术后2个月并发症包括少量咯血(7例)、气胸(4例)、PMCT术后发热(17例)、肺部炎症(11例)、少量胸腔积液(6例)及粒子移位(2例)。PR 15例,SD 5例,PD 2例,有效率68.2%(15/22)。15例术前疼痛者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1例)或明显减轻(4例)。22例随访4-18个月,平均7个月,PR、SD的病灶均未见增大。结论PMCT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病灶≥5 cm的晚期肺癌疗效肯定、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45.
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按照卫生部的部署,我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我们以此为契机,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人性化。同时以护理安全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护理服务理念转变为重心,促进我院护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6.
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对心肌缺血侑罐注损伤具有急性期和“第二保护窗”两个时间段的保护作用。“第二保护窗”起效缓慢而持久,临床上有充分的时间在手术前给予,能更方便有效地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并发症。它可诱导一些触发因子如腺苷、一氧化氮的产生,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蛋白激酶C、核因子-κB等,作用于ATP敏感性钾通道及活性氧族等终末效应离子通道或保护蛋白而发挥迟发性心肌保护。现就近年来关于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对心肌“第二保护窗”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补虚化浊方含药血清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自噬标志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康柏西普组、补虚化浊方组,正常组加入不含FBS的血清培养,缺氧组加入含CoCl2 100μmol/L的培养液+空白血清培养,康柏西普组加入含CoCl2 100μmol/L的培养液+20μg/mL康柏西普+空白血清培养,补虚化浊方组加入含CoCl2 100μmol/L的培养液+20%补虚化浊方含药血清培养。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培养72 h后,Wester blot法检测细胞中自噬标志蛋白LC3BⅡ/Ⅰ、Beclin-1表达情况。结果 缺氧组细胞培养24 h、48 h、72 h的细胞活力吸光度值、上清液中VEGF含量和培养72 h后细胞中LC3BⅡ/Ⅰ、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  相似文献   
48.
肺不张是开胸术后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需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我科2003年-2005年胸外科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21例,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后,肺均复张.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9.
基层医院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眉山车辆厂职工医院统计室吴雪梅目前,我国有基层医院专职统计人员一万多名,其人员之众占卫生统计队伍的90%左右。近些年来医院信息量的不断增长和医院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医院统计业务量大,专业性较强,获得信息较困难的独...  相似文献   
50.
口腔颌面部位于头颅前下方,上起额部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内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具有咀嚼、消化、呼吸、言语、表情等功能。因此,颌面部受伤后,要根据病人病情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口腔护理操作,严防口腔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