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1.
陈国华  单萍  吴家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82-185,F0003
背景:黄角颗粒为纯中药制剂,具有通腑泄热、开窍熄风、活血化淤等功效。 目的:观察黄角颗粒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黄角颗粒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可能机制。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9/2003-12在湖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鼠龄为22个月的老年Wistar大鼠60只。大鼠适应性喂养3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黄角颗粒10g/kg组、黄角颗粒5g/kg组、黄角颗粒2.5g/kg组,每组10只。 方法: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将大鼠造成脑缺血模型。黄角颗粒(主要成分为生大黄、水牛角等,武汉市第一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021120)10,5,2.5g/kg组于造模前30min分别给予含生药1,0.5,025kg/L的黄角颗粒水溶液按10,5,2.5g/kg灌胃。每只灌胃1次;尼莫地平组于造模前30min给予含生药1g/L的尼莫地平水溶液按10mg/kg灌胃,每只灌胃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只结扎颈外动脉)于造模前30min给予生理盐水按10mL/kg灌胃,每只灌胃1次。②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位细胞凋亡染色切片,在高倍镜(20&;#215;10)下观察5个视野,观察每个高倍视野平均阳性细胞数。并计算细胞凋亡率。普通光镜下观察皮质缺血局部及周围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及Q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黄角颗粒对大脑中动脉栓塞老年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及大脑皮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结果:Wistar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角颗粒各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黄角颗粒10g/kg组大鼠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凋亡率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黄角颗粒10g/kg组大鼠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黄角颗粒5和2.5g/kg组(P〈0.05,0.01)。②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局部脑组织细胞有明显的凋亡现象,而黄角颗粒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结论:黄角颗粒对急性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该种作用可能是黄角颗粒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发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将50例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脑出血患者分为脑出血后早发癫痫(A)组和脑出血(B)组各25例,A组再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分为皮质亚组18例与非皮质亚组7例,均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Asp)及抑制性氨基酸递质(GABA、Gly、Ala)水平。结果:A组血清Glu、Asp、GABA浓度升高,Gly、Ala浓度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亚组血清Glu、Asp浓度较非皮质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BA、Gly、Ala浓度与非皮质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后早发癫痫的机制可能与痫性发作时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致使机体自我调节机制改变,GABA代偿性释放增加有关。脑出血的部位位于皮质时更容易发生癫痫,且皮质部位脑出血痫性发作与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作用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含盐酸丁咯地尔鼠血清拮抗PC-12细胞分化后的类神经元缺氧后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2只老年Wistar大鼠分为2组各6只,药物组以盐酸丁咯地尔灌胃,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3 d后取2组血清与PC-12细胞分化后的类神经元预处理后制备24 h缺氧模型,免疫荧光标记凋亡诱导因子(AIF)、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DAPI,观察2组AIF的核移位情况。结果:PC-12细胞分化后的类神经元经历24 h缺氧后,对照组细胞发生AIF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转移到细胞核,药物组则未出现AIF的核移位。结论:含盐酸丁咯地尔血清可通过有效阻止缺血后凋亡早期AIF的核移位来拮抗PC-12细胞分化的类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44.
林小毅  单萍 《海峡药学》2013,(12):86-8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中奈替米星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含0.05mol·L-1三氟醋酸-甲醇(80:2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30℃.结果 奈替米星与其他有关物质分离度良好,进样量在10.15μg~50.75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00%(n=9),辅料对检测无影响.与效价法比较,两者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法快捷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中奈替米星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点燃小鼠大脑皮质内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方法:C57BL/6小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周组、2周组、1月组各1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它各组腹腔注射40 mg/(kg.d)PTZ制备小鼠癫痫模型,分别于点燃后1周、2周、1月处死,采用RT-PCR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小鼠大脑皮质PGP mRNA及PGP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PGP mRNA与内参照光密度相对值为(0.68±0.05),1周组为(0.97±0.06),2周组为(1.25±0.09),1月组为(2.18±0.1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PGP阳性细胞数为(8.79±1.83)个,1周组为(14.83±1.45)个,2周组为(20.98±1.92)个,1月组为(39.84±2.07)个,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PTZ导致小鼠出现癫痫发作,反复癫痫发作可引起小鼠大脑皮质PGP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模拟对接技术探究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和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苏合香丸中15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PubChem数据库和String平台进行靶点预测和收集,采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缺血性卒中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获得共有靶点,并经Cytoscape软件将结果可视化,通过网络拓扑算法获得核心化合物和核心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获得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靶点,通过DAVID平台对重要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 苏合香丸的主要活性化合物66个,其中1,2,15,16-四氢丹参酮、荜茇壬二烯哌啶、去甲波尔定、乌药醚内酯等9个化合物可能是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核心成分;筛选出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靶点63个,核心靶点11个,其中IL10、ESR1、CXCL8以及CASP3是关键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苏合香丸主要对机体炎症反应、NO生成、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以及机体对脂多糖、药物的细胞反应等生物过程进行调控,并且可能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以及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途径作用于缺血性卒中。结论 初步探究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药效物质、后期的深入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
1 临床资料例 1:男 ,36岁 ,食硬食物 1小时后上腹部不适 ,继而恶心、呕吐鲜血及食物约 10 0 0ml,半小时后又呕吐鲜血约15 0 0ml,患者出现乏力、心慌 ,烦躁不安 ,血压下降 ,脉搏加快。急症科医师以门脉高压出血原因待查 ,溃疡病出血原因待查 ,给予补液止血等治疗 ,病情不见好转。治疗过程中 ,又呕血数次 ,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后未再次出血。询问病史 :既往健康 ,无溃疡病及胃炎病史 ,无慢肝和近期服药史。查体 :T35 7℃ ,P96次 /分 ,R2 0次 /分 ,BP90 / 6 0mmHg(12 / 8kPa)。精神不振 ,面色苍白 ,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 ,腹壁…  相似文献   
48.
11 一病分治 用寡胜众 【原文】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 【译文】一种病如果分割治疗它们,那么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战胜众多的病证,使它们前后不能互相救援,那么病势自然衰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点燃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脑内P-糖蛋白(PGP)的动态表达变化,评价腺苷A1受体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PTZ制备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将动物分为野生型组(40只)和敲除鼠组(40只),再根据有无接受点燃及点燃后不同时间点再分为点燃前和点燃后24 h、7 d、30 d亚组,采用RTPCR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PGP的表达情况。结果:PTZ点燃后24 h,野生型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PGP的表达与点燃前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敲除鼠组PGP的表达显著高于点燃前(P0.05),2组小鼠点燃后7 d和30 d时PG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点燃后30 d PGP显著高于7 d(P0.05);点燃后7 d时显著高于24 h时(P0.05),说明PTZ点燃后PGP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高;敲除鼠组PTZ点燃后同一时间点PG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均P0.05)。结论:腺苷A1受体激活可下调PGP的表达,调控腺苷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成为治疗耐药性癫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