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医药卫生   15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围产期窒息是儿童死亡和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资料表明窒息儿中 10 %~ 6 0 %发展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约 2 5 %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干预是当前防治窒息儿智力低下最有效途径。因此 ,早期明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Apgar评分对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92.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常规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冠心病诊断的简单,快速和无创性方法,为了解常规平静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对3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状动脉适影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子宫颈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仅次于卵巢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其病因的研究已取得巨大的突破,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 an pap illom avirus,HPV)病毒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最主要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宫  相似文献   
94.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种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亚型种类以及多重感染与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颈病变患者270例,其中组织学上可见典型HPV感染改变者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85例、CIN263例、CIN348例、浸润性宫颈癌20例。采用HPV基因芯片检测及分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子宫颈分泌物中的HPV亚型。结果:在子宫颈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7种HPV亚型,其中14种高危型,分别是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3种低危型,分别是HPV-6、11、43;在不同程度CIN中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V亚型种类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升高,其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升高,HPV双重与多重感染有增加,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与子宫颈癌组中,两种以上HPV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2.9%、12.6%和30.0%,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在不同程度CIN中HPV亚型种类无区别。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100例并发VA的CHF住院患者,均按心衰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伴心功能Ⅱ~Ⅲ级者均应用美托洛尔,心功能Ⅳ级或肺源性心脏病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则用利多卡因或电击复律。结果:治疗后显效48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0%。无效10例(10%)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CHF发生VA与心肌肥厚相关。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功能恶化程度相关。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CHF发生VA的一级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96.
较大剂量硝酸甘油静滴治疗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衰刘志红(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516001)笔者试用较大剂量硝酸甘油静滴治疗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衰3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程中突然血压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97.
在对1例三通管输注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发现使用三通管与单独一条静脉通道滴注胰岛素的过程中在滴数,药物剂量及药物浓度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糖尿病高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延误治疗。通过我们在临床观察及护理给予及时纠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行性发展有细胞因子起作用,包括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等。促使CRF进展的因素为:全身及肾小球性高血压、蛋白尿、高脂血症、饮食中的蛋白质及磷酸盐、肾小球内凝血和间质性肾炎等。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Ⅳ型与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52例(男性11例,女性41例,年龄18~55岁)初治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2003年ISN/RPS病理分型标准经肾活检确诊为Ⅳ型(n=32)和Ⅴ型(n=20),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20 细胞)和CD4 CD25 Foxp 3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与计数,计算CD4 /CD8 比值.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30例Ⅳ型和11例Ⅴ型LN肾组织CD4、CD8、CD20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10例移植肾供肾活检标本作为正常肾组织对照.从中再选取20例(Ⅳ型和Ⅴ型各10例)行CD4和Foxp 3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别,分析Ⅳ型和Ⅴ型之间外周血和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的变化特点.进一步分析Ⅳ型和Ⅴ型LN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特别是Treg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差异和临床病理联系.结果:活动性Ⅳ型、Ⅴ型LN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外周血CD4 细胞比例、计数和CD4 /CD8 细胞比值及Treg细胞显著降低,CD8 细胞及CD20 细胞明显升高(P<0.01).Ⅳ型与Ⅴ型相比:(1)外周血CD4 细胞比例[(25.9±6.86)%vs(31.0±7.59)%,P<0.05]、计数[(288±173)个/μlvs(420±165)个/μl,P<0.01]和CD4 /CD8 比例降低更明显(0.74±0.31vs1.06±0.57,P<0.05);(2)外周血CD20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Ⅴ型CD20 细胞计数升高较Ⅳ型明显[(185±136)个/μlvs(268±179)个/μl,P<0.05];(3)Treg细胞比例[(0.82±0.4)%vs(1.31±0.7)%,P<0.05]和计数[(8.19±4.26)个 /μlvs(17.5±10.0)个/μl,P<0.01]Ⅳ型降低更明显.CD4 细胞比例和计数与AI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1和-0.380,P<0.05),CD4 /CD8 细胞比值与SLEDAI呈负相关(r=-0.307,P<0.05).Treg细胞比例和计数与SLEDAI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1(P<0.01)和-0.480(P<0.01),与肾组织AI呈负相关(r为-0.325和-0.473,P<0.01).肾组织免疫组化见Ⅳ型肾间质浸润的CD4 、CD8 、CD20 和CD68 细胞均高于Ⅴ型病例,其中肾小管浸润的CD20 细胞Ⅳ型明显高于Ⅴ型(119.3±89.7vs36.0±36.0,P<0.01),肾小球内浸润的CD68 细胞显著高于Ⅴ型(12.4±8.8vs1.7±2.31,P<0.01).正常肾组织不表达Foxp 3 Treg细胞,绝大多数Foxp 3表达于CD4 细胞,LN中CD4 Foxp 3 Treg细胞主要位于肾间质,Ⅳ型LN CD4 Foxp 3 Treg细胞明显高于Ⅴ型(27.6±18.0 vs2.8±5.0,P<0.01).结论:Ⅳ型LN患者外周血CD4 细胞数量、CD4 /CD8 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数量较Ⅴ型明显降低,Ⅳ型LN肾组织T、B淋巴细胞,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较V型明显升高,提示不同病理类型LN的免疫发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0.
普乐可复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比较观察口服普乐可复(FK506)与环磷酰胺静脉冲击(IVC)联合激素诱导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FK506合适的治疗剂量与血药浓度范围。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Ⅳ-G型(2003年ISN/RPS分类)活动性、女性LN患者34例,平均年龄(27·1±9·9)岁,尿蛋白定量≥2·0g/d,血清白蛋白<3·0g/dl,随机分为FK506组[n=17,起始剂量0·1mg/(k·/d)]和IVC组(n=17,0·5~1·0g/m2BSA,1/月×6月),同时口服泼尼松(0·6mg/kg·d),其中22例患者接受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治疗6个月完全缓解率(CR,定义为尿蛋白定量<0·4g/24h,尿红细胞正常范围,无管型尿及白细胞尿,血清白蛋白≥3·5g/dl,SCr正常或上升不超过正常范围15%,无肾外狼疮活动),次要观察指标为治疗6个月部分缓解(PR)率和有效率(CR+PR)。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FK506组和IV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2·4%,FK506组有11例患者获得CR(11/17,64·7%),高于IVC组(7/17,41·2%)(P=0·303);FK506组出现PR的时间明显短于IVC组[(1·9±1·2)月vs(3·2±1·8)月,P=0·034],而两组获得CR的时间分别为(4·0±1·3)月和(5·0±1·2)月;两组患者SLE-DAI、尿蛋白水平、血尿、血清白蛋白、补体C3、C4水平及A-dsDNA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2)FK506的剂量和浓度:FK506的剂量平均为0·08~0·09mg/(kg·d),血药浓度为5·7~7·1ng/ml;获得CR的患者血药浓度平均为(8·1±3·9)ng/ml,PR的患者为(5·2±2·7)ng/ml,其中3例血药浓度低于5ng/ml的患者亦获得CR;(3)不良反应:FK506组肝酶升高、感染等发生率低于IVC组,未见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而短暂SCr升高、高血压、高血糖、脱发等并发症高于IV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K506是诱导治疗Ⅳ型LN的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