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中不同频率电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效应。方法:将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Hz针麻组(A组)、100 Hz针麻组(B组)、2 Hz/100 Hz针麻组(C组)、颈丛阻滞组(D组),每组各30例。A,B,C组均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并肌肉注射杜冷丁、阿托品,A组电针频率为2 Hz,B组电针频率为100 Hz,C组电针频率为2Hz/100 Hz,诱导30 min并持续到手术结束。D组使用1%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的混合液进行双侧颈丛阻滞。术前进行痛阈和耐痛阈测定,术中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通过一般生活质量评分和Prince-Henry疼痛评分进行术后评价。结果:A,B,C组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均优于D组(0.20±0.41,0.17±0.38,0.10±0.31 vs 0.40±0.50,P0.01),C组优于A组和B组(0.10±0.31 vs 0.20±0.41,0.17±0.38,均P0.01)。A,B,C组术后一般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D组(9.97±1.07,9.97±2.27,10.40±1.45 vs 9.73±1.41,P0.05,P0.01),C组优于A组和B组(10.40±1.45 vs 9.97±1.07,9.97±2.27,均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比单纯药物麻醉术后效果好,不同频率电针均可明显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一般生活质量,患者恢复较好,其中2 Hz/100 Hz针麻组的疼痛最轻,生活质量最高,患者恢复最好、最快,能够发挥较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喷雾气管导管在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喷雾气管导管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SL组)、喷雾气管导管组(S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记录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及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2 min(T4)、拔管后10 min(T5)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拔管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明显呛咳及拔管后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例数。结果三组患者SAP、DAP、HR及RPP在T1均明显低于T0(P<0.05),S组与C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较T0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SL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SL组拔管时呛咳、拔管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拔管后咽喉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各组间拔管后声音嘶哑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前经喷雾气管导管进行气道表面麻醉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控制心肌氧耗,气道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3.
21味中药乙醇提取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样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光果甘草、败酱草、苍耳子、茶条槭(干)、茶条槭(鲜)、蝉衣、炒川断、地骨皮、甘草、黄杨、苦参、连翘、六月霜、牡丹皮、泥湖菜、桑树、生大黄、金银花、天麻五倍子、珍珠绣线菊等21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的中药乙醇提取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样作用。用Oyamgui法测定SOD样活性。结果:光果甘草等21味中药除了有较好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外,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SOD样活性。说明光果甘草等21味中药对黑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多靶点作用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在肺切除术中的抗应激作用。方法:将48例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针复2 Hz组、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每组12例。针药复合组选取双侧后溪、支沟、内关、合谷电针诱导30 min。针麻诱导后全麻诱导。观察各组术中麻醉追加药量、血浆皮质醇及肾上腺素变化,术后拔管前5 min及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结果:针复2 Hz组、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丙泊酚追加用量均少于常规麻醉组(P<0.01);针复2 Hz组、针复100 Hz组的芬太尼追加用量少于常规麻醉组(P<0.05);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拔管时的心率较常规麻醉组慢(P<0.01);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拔管时的收缩压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P<0.01);各组间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减少麻醉用量,并控制术中的应激反应。术前施以2 Hz/100 Hz或100 Hz针麻诱导能有效抑制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5.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实验实践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有必要建立科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其原则主要有量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信息化原则、过程管控原则、规范化原则、多元化考核原则。  相似文献   
26.
27.
胃黏膜在围术期极易发生应激性损伤,从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其严重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层和胃黏膜厚度、抑制炎性介质反应、调节胃动力和胃电活动、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以及调控机体内源性ET-1/NO和CGRP/PGE2水平等来实现的。本文以中医文献为理论基础,结合近年来临床试验及基础实验研究,就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针麻辅助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手术均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进行。A组患者术中持续微泵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术中持续微泵输注生理盐水。记录术中镇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镇静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血浆皮质醇等指标。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枸橼酸舒芬太尼、艾司洛尔、盐酸乌拉地尔用量较少(P0.05);A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时和手术开始后60 min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较低、动脉血氧分压(Pa O2)较高(P0.01),术毕时血浆皮质醇含量较低(P0.01)。与B组比较,A组术后2 h、24 h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针药复合麻醉中,可以减少术中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改善麻醉镇痛效果,提高麻醉安全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针麻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期蜕膜组织细胞bcl 2 /bax的影响及与妊娠终止的关系。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法检测凋亡的发生及凋亡细胞的定位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 2 /bax蛋白的表达和相互关系。结果 :(1)正常早孕 4 0 + 天蜕膜组织细胞大量凋亡 ,bcl 2蛋白表达量较低 ,bax蛋白有较强表达 ;(2 )正常早孕 5 0 + 天 ,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bcl 2的表达显著增强 ,bax蛋白表达减弱 ;(3)早孕 5 0 + 天应用米非司酮 ,蜕膜组织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及明显凋亡带 ,bcl 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bax蛋白表达较前明显增强。结论 :早孕期米非司酮流产的机制可能与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相关 ,bcl 2 /bax途径可能是其诱导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EAS在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 d内每天给予足三里、内关、合谷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频率2 Hz,刺激强度选择患者能耐受的最适宜强度(不超过2 m A)。对照组操作同观察组,但不开启电源。检测术前(TEAS前)及术后12、24、48、72 h各时间点血浆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肠黏膜屏障反应指标内毒素(LPS)含量及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48、72 h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含量降低(均P0.05);D-乳酸、LP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但对肠道黏膜通透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