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戴天木教授活用经方治疗高龄老人阻塞性黄疸的诊治经过,治疗中灵活使用了茵陈蒿汤、大柴胡汤和五苓散,大剂量使用君药茵陈蒿极具特色.该案例在黄疸的治疗和灵活运用经方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3740例社区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女性乳房钼靶筛查效果及乳腺癌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社区居委、村委开展35~74岁女性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乳房临床触诊及钼靶筛查。结果筛查3740例,检出乳腺癌16例,检出率427.81/10万,早期13例,其中原位癌3例,早期率81.25%;钼靶筛查原位癌比例高于非筛查人群;左右乳分别有1.15%及1.52%人群不宜参加钼靶筛查,集中于40~59岁人群,左右乳完全正常的占63.17%,62.42%,35.68%及36.06%的左右乳分别存在良恶性病变,可能良性疾病左右乳均集中于50~59岁;钼靶筛查灵敏度为0.93,特异度为0.98,约登指数0.92,阳性似然比53.47,阴性似然比0.07,一致率0.98,阳性预测值0.18,阴性预测值0.99。临床触诊灵敏度为0.75,特异度为0.42,约登指数0.17,阳性似然比1.30,阴性似然比0.59,一致率0.43,阳性预测值0.01,阴性预测值0.99;35~74岁钼靶普及率为15.24%;哺乳时间超过6个月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OR=0.30,95%CI:0.10~0.89),而一侧乳房癌史导致对侧乳房癌发病相对危险度为9.21(95%CI:1.05~81.07)。结论 35~74岁健康女性适宜开展钼靶筛查,临床触诊筛查具有一定效果。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广钼靶筛查,提倡哺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闵行区肺癌发病情况及其流行趋势。[方法]通过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获取肺癌发病资料,计算肺癌粗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等指标。[结果]闵行区2002~2005年肺癌平均粗发病率为61.77/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27.03/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33.19/10万,居全区所有恶性肿瘤第1位。男性肺癌标化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肺癌年龄别发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75~79岁为发病高峰。肺癌早期率为4.26%。[结论]闵行区肺癌发病呈现发病率高、早期率低态势,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本区肺癌高发主要原因,适当开展人群肺癌早发现工作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4.
方红  何丹丹  严玉洁  曹莉莉  周洁 《中国肿瘤》2010,19(10):639-642
[目的]通过社区肿瘤早发现模式的实践,为肿瘤防治的健康促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通过癌情资料分析,小组座谈,对闵行区40岁以上健康卡签约人口通过社区教育、因症就诊、体检进行大肠癌、肝癌、胃癌及肺癌四癌早发现危险度问卷,建立初筛及高危队列,后续长效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人群"四癌"早发现知识知晓性由55.21%提高到70.00%(P〈0.05),态度转变率由71.44%提高到83.11%(P〈0.05);470805人次完成健康教育,覆盖40岁以上人口40.47%;规范初筛282487人,规范初筛率96.25%,初筛阳性4350人,阳性复查率47.72%,检出高危人群11241人,纳入高危人群管理10286人,确诊296例,Ⅰ期77例,占26.01%,Ⅱ期49例,Ⅰ+Ⅱ期率42.57%;初筛依从性均较好;胃镜、AFP与CT复查依从性一般,四癌筛查效果均具一定成效,大肠癌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以健康教育先导,结合定期的筛查评估,高危人群长效管理的综合干预,使社区居民对肿瘤早发现的知、信、行有了明显的变化,根据肿瘤早发现和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结果,说明基于社区系统的干预和管理对常见肿瘤早发现的提高和远期发病率的减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区肿瘤早发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可将人群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有助于降低筛查成本,使乳腺癌筛查效益最大化.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了符合该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2008-05-23-2012-09-30,采用调查表对上海市闵行区149 577名35~74岁女性开展乳腺癌初筛,内容包括人口学、月经生育史、乳腺疾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具备任一明确定义危险因素者为初筛阳性.将所有对象的个人信息与上海市肿瘤登记系统和生命统计系统进行记录联动,收集2015-06-30前乳腺癌确诊和全死因死亡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计算乳腺癌5年发病风险,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分别计算期望病例数与观察病例数比值(ratio of the expected to the observed number,E/O)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价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力.结果 经过774 333人年(中位随访人年5.05年)随访,共发现新发乳腺癌病例973例,粗发病率(crude incidence rate,CIR)和年龄标化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R)分别为125.66/10万和112.55/10万,初筛阳性者的粗率和标化率分别为133.91/10万和121.83/10万,显著高于初筛阴性者的119.76/10万和106.91/10万.年龄、教育程度、乳腺癌家族史、患重度乳腺小叶增生、有乳房肿块、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癌呈正向关联,哺乳和月经周期规律与乳腺癌呈负向关联.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估计该人群乳腺癌5年绝对发病风险高峰出现在55岁,在0.19%~1.10%之间变化.模型的E/O值为0.98(95%CI为0.92,1.04),AUC为0.596(95%CI为0.538,0.654).进一步按年龄分层,发现55岁以下组和55岁及以上组的E/O值分别为0.96(0.88,1.03)和1.01(0.91,1.16),AUC分别为0.627(0.514,0.701)和0.567(0.518,0.63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基于自我报告的乳腺症状及体征,总体校准度较好,而总体区分力不理想,但在55岁以下女性中有所提高,可用于社区人群尤其是55岁以下人群的乳腺癌风险分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估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关于放疗CT定位认知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使就诊的患者及家属掌握放疗CT定位的知识,积极配合护士做好CT定位工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6月在笔者所在科门诊接受放疗的患者450例,进行CT模拟定位知识知晓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调查对象CT定位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20%上升到95% 以上,由不接受健康教育到愿意接受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上升.结论 CT模拟定位作为放射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认识普遍不足,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为顺利进行放疗做准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分析黄柏苦参汤坐浴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肛瘘患者90例作为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4月—2018年4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应用黄柏苦参汤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5例,应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瘙痒、创面渗液)。结果治疗组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肛瘘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肛瘘患者的疼痛、瘙痒、创面渗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通过使用黄柏苦参汤联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调查2017年—2020年南宁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35~64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检查异常或可疑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收集2017年—2020年南宁市农村适龄妇女宫颈...  相似文献   
59.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战伤救护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掌握战伤救护知识的现状,探讨在军队医院进行战伤救护培训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对4所军队医院222名军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2名军人护士中,不同学历、不同职称者对战伤救护知识的掌握无显著差异,平均分均在5分以下,掌握较差。结论:对军队医院护士应从思想教育、强化战备意识着手,从基础救护知识学习训练抓起,不断地学习高新技术知识和技能,开展平战结合的训练模式,以提高军队医院护理队伍整体的备战素质。  相似文献   
60.
了解闵行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计发生36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发生过疫情的学校占本地区总机构数的比例(以下简称“机构占比”)为19.25%,其中小学(部)25起,机构占比为25.25%;中学(部)11起,机构占比为12.50%.3-5月及10-12月为高发季节,而7-9月无聚集性疫情发生;男生总罹患率高于女生,分别为17.08%和12.04%(x2=22.10,P<0.01).症状以呕吐为主,占95.54%,腹泻占16.05%,伴有腹痛和发热的分别为40.86%,20.06%.有100名患病学生去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的有62人,正常的38人,无白细胞计数降低;有症状学生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61.76%,无症状学生阳性率为35.62%.结论 早期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是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前1~2d有散发呕吐病例是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重要特征.及时发现和规范处置发生在学校的散发病例是防控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