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68篇
  免费   12813篇
  国内免费   8356篇
工业技术   131137篇
  2024年   433篇
  2023年   1791篇
  2022年   4054篇
  2021年   5451篇
  2020年   3884篇
  2019年   2856篇
  2018年   3183篇
  2017年   3533篇
  2016年   3163篇
  2015年   5035篇
  2014年   6363篇
  2013年   7515篇
  2012年   9236篇
  2011年   9270篇
  2010年   8831篇
  2009年   8372篇
  2008年   8370篇
  2007年   8033篇
  2006年   7008篇
  2005年   5599篇
  2004年   4296篇
  2003年   3295篇
  2002年   3455篇
  2001年   3025篇
  2000年   1937篇
  1999年   964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9篇
  1959年   18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Novel SiC-based nanomaterials, namely the nitrogen and aluminum co-doped SiC@SiO2 core-shell nanowires and nitrogen-doped SiO2/Al2O3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fabricated through a facile thermal treat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vapor-liquid reaction. These nanomaterials show remarkable hydrophobicity with a water contact angle (CA) over 140°, which are aroused by the surface zigzag morphology of the nanostructures and the hydrocarbyl groups generated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Moreover the nanocomposites also exhibit relatively prominent microwave absorption (MA) propertie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0-18.0 GHz. The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RL) value as low as −23.68 dB can be observed at 14.16 GHz when the absorber thickness is 2.6 mm with a loading rate of 16.7 wt%. And the nanocomposites-based absorbent can achieve an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RL < −10 dB) of 4.48 GHz with the absorbent thickness of 2.5 mm. This enhanced microwave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attributed to multiple polarizations and perfect impedance match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multiple internal reflections. These marvelous properties make these N and Al co-doped SiC@SiO2 core-shell nanowires and N-doped SiO2/Al2O3 nanoparticles display extensive application potential as MA materials in harsh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2.
金属表面处理过程排出的酸洗废水经处理产生的酸洗污泥,若是处理不合理就会引发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过热解处理后可以得到含有碳和重金属的固体产物.以热解酸洗污泥为还原剂,考察其脱硝性能以及反应温度、氧气浓度、反应时间对热解酸洗污泥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热解酸洗污泥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在反应温度为800℃,氧气浓度为1%的条件下,脱硝效率可达95.093%,可以作为脱除NOx的还原剂.热解酸洗污泥的脱硝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硝效率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53.
针对传统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勘探方法存在勘测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电磁精细探测法探析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依照屏蔽系数、实测场强和理论场强数据绘制综合曲线图,通过该图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所处位置几何阴影范围,采用层析成像法得到网格化的工作面,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图像。通过图像直接观测隐伏型导水地质工作面裂缝所处位置,在此基础上,观测四个电磁场分量,采用正交电磁场分量计算介质视电阻率,依据计算视电阻率数值和视电阻率分布状态研究裂缝发育情况和裂缝富水程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较为精准地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位置。通过裂缝位置进一步检测出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最大发育高度为63.5 m。当视电阻数值不断增加时,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和裂缝富水性逐渐减小,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说明该种方法探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4.
以钙系生料釉为基础,引入结晶剂CuO、MnO2制备无铅CuO-MnO2系金属光泽釉;结合XRD、SEM-EDS进行物相组成定性分析和显微结构表征,系统探究外加TiO2、V2O5以及玻璃粉对金属光泽釉釉面分相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量的TiO2、V2O5引入能有效促进釉面的分相,将玻璃粉部分替换基础釉中的钾长石能使得釉熔体的高温粘度降低,并进一步加剧釉面分相,促进CuMn2O4铜锰尖晶石在釉层表面的析出和富集;当TiO2引入量为2%,V2O5引入量为1%,玻璃粉引入量为25%(同为质量分数)时,金属光泽釉釉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5.
主要阐述在距离台技术大楼2 km远的海盐一家门频道采、编、播系统的构建。整个系统的搭建,充分考虑了时间、空间、距离等各方面的要求,突出异地构建的特点,融合了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安全播出、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等多方面技术。  相似文献   
56.
57.
58.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rapid evaluation of bear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especially for th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and 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  相似文献   
59.
为解决传统的刚性外骨骼助力机构限制人体关节运动的自由度和大幅增加人机惯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踝关节助力机构,并提出了一种根据足底压力传感器估计踝关节力矩大小和变化趋势的算法。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踝关节助力机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