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62篇
  免费   11995篇
  国内免费   6204篇
工业技术   143461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2108篇
  2022年   3868篇
  2021年   5709篇
  2020年   4360篇
  2019年   3537篇
  2018年   4058篇
  2017年   4401篇
  2016年   4010篇
  2015年   5510篇
  2014年   6804篇
  2013年   7970篇
  2012年   8745篇
  2011年   9375篇
  2010年   8294篇
  2009年   7598篇
  2008年   7426篇
  2007年   6982篇
  2006年   6740篇
  2005年   5673篇
  2004年   3986篇
  2003年   3559篇
  2002年   3759篇
  2001年   3097篇
  2000年   2592篇
  1999年   2585篇
  1998年   1925篇
  1997年   1599篇
  1996年   1654篇
  1995年   1230篇
  1994年   955篇
  1993年   706篇
  1992年   563篇
  1991年   383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223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对于复杂微细、错边量小的激光焊接拼缝测量,现有的视觉传感器方法不能稳定、可靠地提取出拼缝的中心位置、拼缝宽度等信息。为此,提出了基于微景深的激光焊接对接拼缝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倍光学放大镜头、工业CCD(Charge Coupled Device)/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相机和LED(Light-Emitting Diode)外部照明装置,以光学成像光轴与被测表面法矢呈45°的方式,组成的对接拼缝的非接触测量系统,既解决了显微放大时景深很小、测量范围小的问题,又解决了狭窄拼缝高光学放大倍数拼缝检测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拼缝中心坐标、拼缝宽度以及拼缝局部表面法矢。拼缝宽度测量精度优于5 μm,拼缝中心测量精度优于6 μm,可识别的最小拼缝宽度为0.02 mm,完全满足激光焊接对接狭窄拼缝的检测与自动跟踪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2.
物体形状特征的准确提取往往受到图像获取、目标分割等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构造一种鲁棒的形状表现来保有其本质特征。揭示弹性二次曲线(EQW)模型中能量权重因子和样条重叠度因子与形状几何特性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自适应保持几何特征的EQW形状表现模型,并将该模型与交互式Live Wire算法相结合,应用至图像分割中,对于各种模态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分割实验。直观上,本文方法能够在去除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持目标形状的显著特征;量化结果方面,交互式分割误差保持在较小稳定范围内,引入EQW模型带来的时间开销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53.
研究宽带信号优化问题,空域信息的宽带波束形成技术与传统的时域方法相比,结构物理实现简单。在实际系统中,广泛存在着阵元幅相差,造成基于空域信息的宽带波束形成性能的下降,甚至恶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空域信息的稳健的宽带波束形成算法,可用信号的恒模特性,通过对波束形成器的输出做非线性变换,得到参考信号,然后求取合适的初始权值并通过迭代收敛至期望的权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提高了宽带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4.
许多秘密共享方案需要一个可信方参与,并完成掌管秘密及子密钥的产生、分发和验证工作,一旦可信方出现欺诈或故障,成员很难判断恢复秘密的真伪,既没有解决秘密更新和子密钥复用问题,更不具有秘密的动态更新和生命期特性.为此提出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秘密共享方案,具有分布式和动态特性,不需要第三可信方参与,并解决了秘密更新和子密钥复用问题;利用安全多方计算的仿真方法实现;经实验证明:动态方案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在效率方面可行,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55.
植物叶片表面质感建模与真实感绘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表观的真实感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叶子作为植物最重要的器官,尤其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图形算法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植物叶子生理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叶片表观质感建模和真实感绘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植物叶片表面光学特性的采集与建模技术是其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从植物叶片真实感质感模型的定义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叶片表面质感建模和真实感绘制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给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56.
在Weber定律的启发下提出一种基于"恰可识别差异"的尺度空间自适应构建方法。Weber定律认为人类感知模式不仅与刺激的变化有关,而且与原刺激强度有关。基于此观点,在图像尺度空间的构建过程中,首先以Marr视觉理论的屋脊型边缘和阶梯型边缘的特征之和计算图像的信息量,再通过实验获得人类视觉能感知到"恰可识别差异"时的图像信息量变化,最后通过曲线拟合自适应构建图像的尺度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人类视觉感知特性,与其他尺度空间构建方法相比,在目标匹配实验中,匹配数目提升了25%以上;在去噪实验中,本算法的去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7.
为解决由于自然纹理的干扰而导致的分割图像边缘模糊问题,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交互式图像分割中。用户通过输入种子点来获得目标和背景的主要特征,并将输入的种子点作为聚类中心点;提出全局空间相似性度量标准并引入Gabor能量滤波器来计算图像中各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算法首次引入边缘密度概念定义权重因子,根据图像特点,自适应地计算图像中任意一点的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在特征空间中所占比例,使得到的特征更加准确地描述图像的本质属性。对具有自然纹理背景的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应用两种性能指标来比较本文所提算法与随机游走算法的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分割精度高于模糊聚类和随机游走算法。  相似文献   
958.
赵福旺  杜鹏  杨帆 《计算机仿真》2012,(4):216-218,361
在骨折愈合应力准确预测问题的研究中,骨折愈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应力是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加快骨折愈合的速度和提高质量,及时了解骨折愈合过程中应力的变化趋势并调整加力的大小,就显得很重要。然而应力的变化是不确定的,用传统的观察法医生很难确定次日应力的大小,用单一的GM(1,1)模型预测精度也不高。根据神经网络能有效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的思路,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及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先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用已有的实测应力数据对次日的骨折断面应力进行预测,然后用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值训练神经网络,从而可以对灰色预测的值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应力预测的模型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说明组合预测模型效果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59.
基于单幅图像景深和大气散射模型的去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恢复雾天图像对比度和颜色,更好地提取图像中的信息,根据海上开阔海域的特点,利用3维到2维透视投影模型,推导了海上图像任意像素点景深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暗原色先验知识,有效解决基准景深点的选取和天空亮度的选取问题,最后基于相对景深模型和大气散射模型,对单幅雾天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通过大量雾天降质图像的实验验证,该算法的去雾效果优于基于暗原色先验统计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0.
研究谐波齿轮传动优化问题,渐开线齿廓代替齿轮共轭齿廓时,存在齿轮重叠干涉影响精度问题。为保证齿轮既不发生干涉又能实现精确传动,且提高计算精度与收敛速度,提出根据齿顶干涉检验法的自动优化算法。通过图形界面参数化设计进行迭代计算,快速精确计算出最小啮合间隙,并对齿廓啮合过程进行了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结果啮合状况良好,明显提高了计算精度与收敛速度。最后,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得到齿轮啮合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干涉的转角,并采用变位修正法进行修正。为谐波齿轮加工与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