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2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800篇
工业技术   87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已经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s)中一个重要任务。现有的模型没有深入考虑相邻签到兴趣点之间的转移时空信息,无法对用户访问下一个兴趣点的长短时间偏好和远近距离偏好进行有效建模。本文通过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进行扩展,提出一个新的基于会话的时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sesson-based spatial-tempor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SST-RNN)用于下一个兴趣点推荐。该模型通过设置时间转移矩阵和空间转移矩阵分别对用户的时间和空间偏好信息进行建模,综合考虑连续签到兴趣点的序列信息、时空信息以及用户偏好进行下一个兴趣点推荐。通过在2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SST-RNN模型的推荐效果比主流的推荐模型有显著提升。在Foursquare和CA数据集上,ACC@5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6.38%和13.81%,MAP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0.72%和17.26%。  相似文献   
102.
三峡水库运用改变了下泄水沙条件,坝下游弯曲河型均呈现“凸冲凹淤”演变规律,以致碍航问题日益突出。为研究弯曲河型滩槽演变特点及其成因,以下荆江河段荆江门弯道为例,利用三峡蓄水后近15 a实测地形资料,采用逻辑推理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预测了航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凸岸边滩年际间呈持续冲刷趋势,冲刷位置不断下移导致河段展宽引起航道条件恶化;在平滩流量(20 000~25 000 m3/s)持续时间>15 d的年份,凸岸边滩冲刷后退,反之淤长;冲淤幅度与年均来沙量,尤其细沙(d≤0.125 mm)含量密切相关,基本呈同步变化趋势;荆江一期工程实施后,在当前水沙条件下凸岸边滩会继续受冲,形成枯水双槽,航道条件将恶化。水沙过程的改变是弯曲河型滩槽演变的主要原因,遇大水且来沙量较少的年份,荆江门河段很可能出浅碍航,这可为下荆江弯曲河段航道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沉降筒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湖淤泥粒径越小,淤泥絮凝沉降越慢,上清液浊度越小;随初始含沙量的增加,河湖淤泥整体沉降速度变小,但当初始含沙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初始含沙量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高分子聚合物会促进河湖淤泥絮凝沉降;沉降筒尺寸虽然对试验结果略有影响,但对于分析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无较大影响。研究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对于河湖通航、蓄洪、水质修复、疏浚淤泥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长江源头区域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5,8,9月份和2018年5,7,9月份在长江源区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浮游植物及水环境因子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79种,以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平均密度71.66×104 ind./L。典范分析表明,温度、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溶解氧是影响长江源区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长江源头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5.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整体质量等级,提出了基于改进集对分析的再生粗骨料质量等级评价模型。首先参考《混凝土可再生粗骨料标准》(GB/T 25177—2010),选取表观密度等7项因子建立再生粗骨料质量分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分级标准。然后利用原创联系度可展性对传统集对分析同异反联系度进行修正,构建基于改进集对分析的数学模型,计算单指标优劣等级的同异反联系度的优化值;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以及由熵权法与超标倍数法所确定的指标综合权重,实现对再生粗骨料整体质量的优劣趋同程度进行评价。最后,以某文献中5批再生粗骨料样本为例,运用改进集对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集对分析方法不仅能在初步界定各再生粗骨料样本隶属于2个等级区间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反映出更偏向某一侧,而且不同等级间的联系度差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6.
胶凝砂砾石材料是一新型筑坝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用水量是影响胶凝砂砾石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分析用水量对胶凝砂砾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最优用水量随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砂率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用水量为85~125 kg/m~3;最优水胶比随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龄期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最优水胶比为0.95~1.35。用水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仅次于水泥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其作为胶凝砂砾石材料的一项重要参数来控制,以保证胶凝砂砾石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7.
新疆1949—2019年洪水灾害调查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新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调查并研究洪水灾害的特征与规律对防洪减灾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新疆洪水灾害相关的年鉴、公报、简报及文献资料等,统计分析了新疆1949-2019年近71年主要洪水灾害,给出了洪水灾害的时间及地域分布规律、灾害类型特征。对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2006年以后的受灾人口与死亡人口、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洪水频次与洪灾直接经济损失有增加趋势,但因灾死亡人口及直接经济损失所占GDP比重不断减少,并趋于平稳,防洪减灾效益明显。本文研究为新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防御应对与决策支持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神经传播型方程的研究是非线性科学和神经科学交叉的前沿课题,既有实际应用背景,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讨论了具周期边界的神经传播和非线性波动混合型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利用Galerkin方法及Sobolev空间理论证明了问题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分别为0cfu/g,0.45×109cfu/g、0.9×109cfu/g、1.36×109cfu/g和1.81×109cfu/g的5种试验饲料,分别用以上5种饲料饲喂均重(19.0±0.5)g,均体长(8.2±0.3)cm草金鱼5 d,评估了饲料中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草金鱼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量低于0.9×109cfu/g时,试验前期(72 h之前)对草金鱼的毒害作用表现不明显,而72 h后其死亡率才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高于0.9×109cfu/g的试验组中,整个过程中,草金鱼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金鱼在96 h的半致死含量为1.59×109cfu/g,120 h的半致死含量为1.23×109cfu/g,安全含量为0.22×109cfu/g。  相似文献   
110.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during the pyrometallurgy process in a typical SKS(Shuikoushan) lead smelter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f arsenic in selected samples were evaluated. Arsenic contents in all input and output samples vary from 0.11% in raw lead to 6.66% in collected dust-2. More arsenic is volatilized in blast furnace and fuming furnace(73.02% of arsenic input) than bottom blowing furnace(10.29% of arsenic input).There are 78.97%, 13.69%, 7.31% of total arsenic distributed in intermediate materials, stockpiled materials and unorganized emissions, respectively. Matte slag-2, collected dust-1 and secondary zinc oxide are hazardous based on the arsenic concentrations of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According to risk assessment code(RAC) guideline, arsenic in collected dust-1 poses a very serious risk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rsenic in speiss, matte slag-2, water-quenched slag and secondary zinc oxide show low risk, while arsenic in matte slag-1, collected dust-2 and post dust has no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