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3篇
工业技术   26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961.
针对软性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因粘度变化导致工件表面加工质量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的调节流速来提高表面加工均匀度的方法.针对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速调控的复杂性以及高度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面向软性磨粒流加工的模糊控制系统,利用模糊控制不需要知道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较好地实现了对软性磨粒流流速的控制,达到了传统的控制方式所无法实现的控制目的;根据软性磨粒流的加工特点和加工经验,设计了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从而使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更为合理;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和Simulink模块对模糊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软性磨粒流加工流速的调速,并且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62.
综述了超声波辅助钎焊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声辅助钎焊工艺对钎焊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钎焊过程中超声波对基体表面状态的作用、超声波辅助钎焊连接机理,对超声波辅助钎焊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3.
重点介绍了声品质分析室4个重要声学指标及其相应的测量方法,给出声品质分析室功能实现的各指标参考值.  相似文献   
964.
针对于六自由度机器人控制气囊抛光工具实现连续进动抛光的特点,设计了JBI文件的转换模块,该转换模块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插补处理、气囊球心位置数据处理、进动功能、和转换成机器人所能识别的RPY角方式。最后转换模块成功地将CLSF文件转换成具有进动功能的,机器人所能识别的JBI文件,为进一步气囊连续进动抛光的分析提供了转换平台。  相似文献   
965.
在化工原理的传热单元第二类操作型问题求解过程中,借助运用Excel中单变量求解功能,使各种复杂的迭代计算变成简单方便的菜单和工具栏操作,这样就可以不再需要步骤繁琐的计算,快速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66.
夏季是猩红热的高发期,主要是因为这个季节的气候适合溶血性链球菌的生存和繁殖,湿热的温度让它们得以大量滋生。而在冬季,气温低,细菌的活性有所降低;秋季气候干燥,也不适宜细菌存活,因此这两个季节的猩红热发病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67.
软性磨粒流磨粒入射壁面过程及其加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两相流模型无法计算高浓度固—液两相流固相颗粒撞击壁面时颗粒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边界层内颗粒运动轨迹计算模型,基于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分析提取颗粒入射前速度、计算边界层厚度、建立边界层内速度场和颗粒运动分析可以得到颗粒撞击壁面时的速度和入射角度。分析加工表面动压力分布和磨粒体积分数分布,结合两种结构约束流道验证仿真结果与加工效果的对应关系。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为约束模块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磨粒入射速度、磨粒体积分数和加工表面所受动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工件加工效果,并与材料去除量成正相关关系;在本次试验中选择的工艺参数导致加工材料去除量小,适合初始粗糙度低的工件表面加工,对于此次试验的初始粗糙度应在0.2μm以下;约束模块的设计除了要考虑磨粒流流场特性之外,还要对加工表面的原始加工痕迹作详细了解,为约束模块的设计及加工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8.
计时鸣  兰信鸿 《机电工程》2012,29(2):131-135
针对固-液两相软性磨粒流精密抛光方法中流道微小,无法采用常规直接信号传感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信号-加速度振动信号的软性磨粒流监测方法。通过小波包分析提取了振动信号的特征。结合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与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并发多任务的程序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一种测控软件框架。采用Linux和DSP/BIOSRTOS实施了双操作系统信号处理技术,开发实现了一个面向软性磨粒流的,具有通用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功能的智能化嵌入式实时测控平台。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易扩展与易交互的优点。  相似文献   
969.
计时鸣  张微  谭大鹏 《机电工程》2012,29(12):1376-1381
针对在模具结构化表面精密加工过程中稀疏液固两相流场特性参数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场模型的稀疏液固两相流场特性分析方法。相位场模型中速度场和压力通过Navier-Stokes方程控制,两相流的分界面动力学方程由Cahn-Hilliard方程控制,从而建立了面向软性磨粒两相流流型分析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传统的二阶中心差分格式逼近粘性项和表面张力项,同时采用五阶WENO格式近似的对不可压缩两相流进行了空间离散化重构,并采用TVD Runge-Kutta方法提高了求解过程中时间的离散精度;以加工常用的长方形直流道为具体仿真实验对象,研究了稀疏液固两相流流经不同尺寸流道过程中的速度场与压力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且与国外仿真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软性磨粒流精密加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0.
皇天鸣 《轴承》2012,(3):27-28
M8820机床在加工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时,由于磨削力的作用,砂轮轴接头退刀槽处出现断裂,在对砂轮轴接头强度进行校核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砂轮轴接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