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以30#机械油为基础油,以0.4%季铵盐修饰有机粘土为添加剂,5%低碱值合成磺酸钙和5%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为分散剂,制备了几种分散剂优化的有机粘土润滑油。采用OPTIEN21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分散剂的分散效果进行了检测;在M-200和MS-8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对不同分散剂作用下的有机粘土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了测试。分散效果检测表明分散剂可有效控制粘土微粒的粒径,阻止粘土微粒的团聚,使得粘土微粒在基础油中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摩擦磨损试验表明:分散剂能改进有机粘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其中2.5%低碱值合成磺酸钙与2.5%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分散剂复配使用时有机粘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最佳;分散剂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有机粘土润滑油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2.
学分制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正在逐渐推进和完善。佳木斯大学学分制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中存在着师生关注程度不高、学生选课过于盲目、课程可选范围有限以及配套制度技术欠缺等问题,并通过探索总结出观念先导、计划引领、制度创新、技术支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3.
采用足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在竖向加载模式和水平加载模式下对桩周土沉降或位移的影响范围.共设置了3根试验桩,其中外围水泥土桩直径800 mm,芯桩直径400 mm,芯桩采用C35混凝土通长填芯.竖向加压静载试验时,在距离桩中心0.9 m、1.9 m、3.9 m处分别对称设置了12处沉降标;水平静载试验时,...  相似文献   
114.
115.
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由绿色与可持续化学网授予,旨在通过化学革新来推动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研究与发展。着重对2012年第十一届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4个获奖项目的创新和价值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6.
我厂建厂初期安装的φ3200×20000重灰蒸汽煅烧炉在前期使用中,炉体前6m出现严重腐蚀,部分已经透穿,根据以前修复的方案,将炉头前6m进行炉体加固,加热管更换。本文主要介绍炉体加固的具体施工情况,希望能对其他碱厂同类煅烧炉的修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程海涛 《中国涂料》2012,27(2):67-68
比较了不同助剂对常温固化型FEVE氟碳涂料涂膜耐酸碱性能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固化剂用量为16 g/100 g树脂,涂料的颜基比(PVC)为20%,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5%(质量分数),分散剂含量为1.5%(质量分数),可得到耐酸碱性能优越的氟碳树脂涂料。  相似文献   
118.
利用撞击-喷射流空化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撞击-喷射流空化强化大豆粕蛋白溶解工艺条件,测定了撞击-喷射流空化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水溶液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撞击-喷射流空化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撞击-喷射流空化压力0. 45 MPa、撞击-喷射流空化时间65 min、撞击-喷射流空化温度58℃、入口角度-出口角度组合30°-40°、料液比1. 5∶100,在最优条件下大豆粕蛋白溶解度由0. 780 mg/mL提高到1. 737 mg/mL;撞击-喷射流空化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水溶液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19.
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定量构效关系(QSPR/QSAR)的基本原理以及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性质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合物毒性、水溶性和LogPow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0.
<正>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在起重作业时,起重臂臂头会出现下垂现象。过大的下垂量不但会减少起升高度,而且在起吊重物向外变幅时,如果变幅机构牵引钢丝绳折断,载重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又失效时,变幅小车连同起吊的重物会沿着过大的下垂量形成的下坡轨道向幅度增大方向运动,使起重力矩在失控状态下不断增大,可能引发事故。为此,塔机设计者采取将起重臂上仰一定角度,希望用起重臂上仰形成的臂头上翘量来补偿起吊额定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