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7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中,由于它打破均衡和非理性的特征,被人们称为"畸形的珍珠"。但巴洛克不仅赋予空间装饰性,又具有灵活的解决空间问题的手法:它运用动态的空间元素、光影、几何学和透视法使建筑获得动势;它以夸张或炫丽的装饰为建筑增添戏剧性的色彩;它以综合性的手法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和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整体。对巴洛克艺术的探索,使这种古典艺术在当今的文化、技术条件下重获活力,并成为当代设计者进行多元化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62.
刘洪海  刘继华  宋永一  白天忠  王坤 《广东化工》2012,39(11):113-114,109
分别从催化剂,工艺条件等方面介绍了氮化物对柴油加氢脱硫反应(HDS)影响的机理。介绍了氮化物对柴油HDS反应影响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氮化物对柴油HDS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在不同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和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氮化物对柴油HDS反应的影响存在差异且符合于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氮化物对柴油HDS的影响研究,可以指导高活性催化剂的开发,寻求最优柴油HDS反应工艺。  相似文献   
6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成功开发了适合加工直馏石脑油、直馏石脑油掺炼焦化汽油等原料的催化重整预加氢技术及与其配套使用的FH-40系列轻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40系列催化剂对原料适应性强,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高,均可达到低于0.5μg/g,稳定性好,是加工轻质馏分油的理想催化剂。除此之外,FRIPP还开发了配套使用的"鸟巢"保护剂、脱砷率大于99%的FDAS-1脱砷剂和容硅能力提高4倍的FHRS-1/FHRS-2捕硅剂,并就催化重整预加氢单元反应系统压力降异常升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保证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4.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在成功开发改性氧化铝载体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组合活性金属组分、改进催化剂金属浸渍技术,开发出了新一代FHUDS-6柴油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该催化剂以Mo-Ni为活性组分,具有孔容大、比表面积高、机械强度高等特点,适宜加工高干点直馏柴油、焦化柴油及FCC柴油等劣质柴油原料。中试结果表明:与FHUDS-2催化剂相比,FHUDS-6催化剂相对脱硫、脱氮活性高,芳烃饱和能力强,达到相同脱硫深度时,反应温度降低10℃以上,同时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及原料适应性。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UDS-6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精制活性,产品十六烷值提高幅度大,是生产国Ⅲ、国Ⅳ及欧Ⅴ标准清洁柴油的理想加氢精制催化剂。  相似文献   
65.
OCT-ME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未来“无硫汽油”新标准需要,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FCC汽油超深度选择性加氢脱硫OCT-ME技术,该技术中FCC汽油先分馏, 轻馏分经无碱脱臭与FCC柴油吸收分馏,重馏分采用新研制的ME-1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无碱脱臭轻汽油与FCC柴油易于通过吸收分馏塔切割实现清晰分离,切割得到的轻汽油硫质量分数在4.0~6.0 μg/g之间; ME-1催化剂与参比剂相比,在反应温度低10 ℃的条件下,重汽油加氢脱硫产物的硫质量分数为5.0~8.0 μg/g时,烯烃饱和率降低22.7%~32.1%,RON少损失1.3~1.6个单位;OCT-ME技术能够在RON损失更低的情况下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 μg/g的“无硫汽油”。  相似文献   
66.
SRH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是利用油品中的溶解氢来满足加氢反应的需要,以油品中氢浓度的梯度变化作为反应的推动力。该技术催化剂床层处于全液相中、接近等温操作,反应效率高、目的产品收率高;整套装置高压设备少,热量损失小,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均低。中型装置试验结果证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可以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各种柴油原料,对原料适应性强、产品质量好。长岭20万吨/年SRH液相循环加氢装置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煤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合格的3#喷气燃料;以常二柴油、催化柴油和常二柴油、焦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可以生产满足国Ⅲ质量标准的清洁柴油;以常二线柴油为原料,可以生产满足欧Ⅳ质量标准的清洁柴油,同时该装置长期稳定生产运行表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和关键设备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67.
针对部分炼油厂OCT-M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反应器压降经常异常快速升高的问题,分析了某炼油厂OCT-M装置反应器上部焦样的元素组成和装置原料性质。结果表明:反应器压降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无定型焦粉累积;OCT-M装置加工外购FCC汽油和FCC装置掺炼重芳烃是加速反应器上部结焦的原因。经过长期储存后的外购FCC汽油先进FCC装置分馏塔分离脱除杂质是解决OCT-M装置压降升高问题的方法;FCC装置掺炼重芳烃组分会导致FCC汽油终馏点、胶质含量大幅提高,应避免掺炼。  相似文献   
68.
FH-DS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蓉  姚运海  周勇  刘继华 《当代化工》2004,33(1):37-39,46
FH -DS催化剂处理多种进口高硫柴油的试验表明 ,FH -DS催化剂对油品的适应性强 ,可以在较高空速、较低氢油比条件下生产硫的质量分数w (S) <3 0 0 μg g的低硫柴油 ;适当调整工艺条件 ,也可以生产 w(S) <3 0 μg g的超低硫柴油 ,完全可以满足炼厂生产低硫清洁柴油的需要。FH -DS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以w (S) 2 .3 8%的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混合油为原料 ,在高分压力 6.5MPa、体积空速 1 .7h- 1 、反应器入口温度 3 1 3℃的条件下 ,精制柴油w (S) <3 0 0 μg g,脱硫率高达 98.7% ,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9.
催化汽油加氢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乐平  刘继华  王祥生 《当代化工》2004,33(1):25-27,30
为了满足我国清洁汽油硫和烯烃含量越来越低的要求,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新开发了OCT-M、FRS和OTA催化汽油加氢处理技术。这些技术是针对我国炼油厂催化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的不同情况而开发的,在大幅度降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情况下。辛烷值损失较低。为炼油企业生产清洁汽油提供了灵活、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0.
将柴油馏分中硫化物按照其加氢脱硫反应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集总,建立了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三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运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柴油馏分中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反应规律以及工业上几种不同类型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脱硫率为70%时,集总1已经完全脱除,生成油中剩余未转化硫化物全部为集总2和3硫化物,且随着反应深度的加深集总3的比例逐渐提高,脱硫率达到98%后,加氢精制油剩余硫化物80%以上为集总3硫化物,4,6位含空间位阻作用的二苯并噻吩(DBT)硫化物的脱除是深度脱硫反应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相比于另外两个集总硫化物,集总3的脱除反应提温敏感性较差,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空速下有利于这部分硫化物的脱除。运转评价结果也表明催化剂1相比于催化剂2和3在深度加氢脱硫反应过程受热力学平衡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以原料2为反应进料,在反应压力6.0 MPa、体积空速1.0 h-1条件下催化剂1加氢脱硫生成油硫含量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在370℃下出现拐点。而在相同压力、体积空速1.5 h-1条件下,催化剂2和3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品硫含量逐渐降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未出现温度拐点。催化剂2和3表现出了更好的对集总3的脱除效率以及更好的提温敏感性,更适合工业装置上深度脱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