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84篇
工业技术   25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综述了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的各种方法,如:溶剂萃取法(乙醇提取法、甲醇提取法等)、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沉淀法、柱色谱法、超滤法、固相萃取法等,简要介绍了原理及目前应用状况并对各方法特点作出比较分析,以期为大豆异黄酮进一步的研发提供技术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962.
目的:研究硒精氨酸(selenoarginine,SeArg)对D-半乳糖(D-gal)所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低硒剂量组、高硒剂量组.通过后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脑损伤模型,以灌胃方式加入SeArg,连续处理6周,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脑Se和血清Se含量,生化分析法检测脑组织匀浆GSH-Px、GSH、SOD、MDA、NO、NOS和血清NO与NOS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凋亡率,同时对脑组织切片做HE染色及Nissl染色,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eArg组小鼠Se、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明显上调,MDA、NO含量以及NOS活性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率明显下调.脑组织染色结果与生化检测结果一致.其中,低剂量的SeArg作用效果更佳.结论:SeArg对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脑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这种保护效应与SeArg能够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防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63.
不同有机物基团对水泥粉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醇类、醇胺类有机物做助磨剂,研究了有机物中不同基团对水泥粉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羟基醇有机物助磨效果不明显;多元醇有机物有较好的助磨效果,羟基数目越多,助磨效果越好;决定有机物助磨作用的因素是其中含有的官能团类型和数量;醇胺类有机物能显著降低水泥筛余,羟乙基数目的增多将使水泥流动性增强.  相似文献   
964.
福吉山铜矿成矿地质特点不同于山东已有的铜矿类型,属于构造热液成因类型。通过对福吉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矿区近南北向的断裂为铜矿的有利成矿部位,提出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进而指出了相应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65.
一种联合阴影和目标区域图像的SAR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目标的SAR图像中除了包含目标散射回波形成的区域,还包括由目标遮挡地面形成的阴影区域。但是由于这两种区域中的图像特性不相同,所以传统的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主要利用目标区域信息进行目标识别,或者单独使用阴影区域进行识别。该文提出一种阴影区域与目标区域图像联合的稀疏表示模型。通过使用1\2范数最小化方法求解该模型得到联合的稀疏表示,然后根据联合重构误差最小准则进行SAR图像目标识别。在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数据集上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可以有效地将目标区域与阴影区域信息进行融合,相对于采用单独区域图像的稀疏表示识别方法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66.
深水区水动力条件复杂多样,重力流、等深流与内波及内潮汐等作用均显著,其相互作用明显,并形成丰富多样的沉积体。 根据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沉积的类型、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区重力流与等深流极其活跃,发育典型的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沉积,包括峡谷、单向迁移水道、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及陆坡席状漂积体等。 中上陆坡区发育北东向迁移水道、大型长条状漂积体及少量陆坡席状漂积体,为重力流与北东向运动的中层水等深流共同作用区。中下陆坡区发育南西西向迁移水道、朵叶、水道-堤岸、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及陆坡席状漂积体等,重力流与深层水等深流作用明显。 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可形成单向迁移水道,迁移方向与等深流运动方向相同。等深流可对重力流沉积物进行搬运、改造、再沉积并形成漂积体、偏转型的朵叶和不对称堤岸。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分析常温条件下无菌白鱼鱼块(CK)以及接种不同腐败菌的无菌白鱼鱼块的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腐败菌生长动态以及pH值的变化,以腐败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和TVBN产量因子(YTVBN/CFU)为定量指标,鉴定了常温条件下导致白鱼腐败的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O)。结果表明,在CK和接种葡萄球菌wf-1(Staphylococcus sp.wf-1)、摩根氏菌wf-1(Morganella sp.wf-1)、摩根氏菌wf-2(Morganella sp.wf-2)、变形杆菌wf-1(Proteus sp.wf-1)、变形杆菌wf-2(Proteus sp.wf-2)和变形杆菌wf-3(Proteus sp.wf-3)的无菌白鱼鱼块中,以接种Morganella sp.wf-1的无菌白鱼鱼块达到感官拒绝点的时间最短,为15.16 h,此时鱼块的TVNB含量和菌落总数分别为29.98 mg/100 g和7.53(lg(CFU/g))。对这些腐败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和YTVBN/CFU分析发现,Morganella sp.wf-1在无菌白鱼鱼块上的生长延滞期最短,为2.60 h;最大比生长速率最大,为0.304 6 h-1;YTVBN/CFU最大,为6.27×10-9 mg TVBN/CFU。所有白鱼鱼块均出现pH值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其中接种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的无菌鱼块在8~48 h之间的pH值远远高于CK和接种其他腐败菌的无菌白鱼鱼块。结合实验数据和SSO的概念,最终确定Morganella sp.wf-1为常温条件下导致白鱼腐败的SSO。  相似文献   
968.
基于地震、钻井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层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具典型断陷—坳陷双层地质结构,表现南北向双物源特点。断陷期物源供给主要来自南部的Darwin陆架,同时还接受北部Sahul台地的物源;拗陷期以南部Darwin陆架物源供给为主。断陷期,南部沉积物在侏罗系形成大规模楔状体,并与北部物源形成的三角洲在中央凹陷带交汇;拗陷期,白垩系发育大规模浅海沉积,且研究区内Sahul台地及其周边发育较大规模的台地石灰岩。地震资料和盆地区域资料显示,位于侏罗系—白垩系的多期次扇三角洲、三角洲、滨岸储层,是良好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69.
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保温时间、淬火转移时间、冷却水温及自然时效对Al-4.0Cu-2.0Mg铝合金型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500±5)℃、保温时间在15 min~30 min为适宜;淬火转移时间在15 s以内,冷却水温控制在20℃以内时,合金无晶间腐蚀倾向;自然时效时间大于4 d(96 h)时,该合金型材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70.
以商品化纳米硅粉和沥青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热解法制得Si@C复合物.将Si@C复合物和人造石墨混合,制得Si@C/G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Si@C复合物和Si@C/G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硅碳复合材料中Si@C复合物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5∶85时,在100mA/g的恒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95.4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6.1%,循环80周后容量仍有596.6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