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结合多年来在教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带教进修生的教学经验,体会到:坚持入科教育;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重视应用解剖学的教学;培养临床工作能力;规范病历书写;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不断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医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2.
我们自1975年2月~1976年底,先后对渍疡病大出血45例:应用口服或灌注去甲基肾上腺素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诊断依据:(1)典型溃疡病史,或钡餐阳性者;(2)柏油样便或呕血者。  相似文献   
23.
黄江 《广西医学》2005,27(10):1643-1643
自1998年4月至2003年3月,我院骨科对16例胫骨中下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植骨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补体H因子的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3-01/2006-12相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补体H因子多态性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complement factor H,polymorphism,epidemiology,etiolog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病因学以及补体H因子多态性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补体H因子相关。排除标准: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76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3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补体因子H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补体因子H功能下降,补体被异常激活,导致补体成分C3b、C5b-9产生增多,C5b-9(膜攻击复合体)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底层,促进玻璃膜疣的形成并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之间,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层-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变性,黄斑区和后极部萎缩,进而Bruch膜内胶原增厚,弹力纤维层断裂,脉络膜毛细血管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最终导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结论:补体因子H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采取新的早期干预措施、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5.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腔内异物长期滞留的临床特点,减少支气管异物的漏诊误诊.方法:予以咽喉局部麻醉后,在心电监护下行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发现异物后使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异物.结果:本组14例支气管异物患者,使用异物钳钳取或网篮套取异物,异物清除顺利,取出异物大小在0.5~4.0cm.异物滞留部位以右肺支气管多见;异物阻塞处支气管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炎症、糜烂、肉芽生长,其中肉芽包裹的异物酷似新生物.结论:支气管异物治疗的最佳方法为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同时抗感染.不明原因的慢性肺部感染、肺不张、可疑肺部占位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26.
黄江  蔡剑玲 《当代医学》2010,16(34):52-52
目的对于部分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本文意在探讨急诊冠脉造影在诊断不明确持续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持续6h以上胸痛患者仍诊断不明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后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果 22例急性持续胸痛患者中,5例(5/22)被除外冠心病。17例(17/22)确诊为冠心病,结合随后的肌钙蛋白结果,其中非ST段抬高性心梗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对15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性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论对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急性持续胸痛患者,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可快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进行直接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从而解除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吸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将呼吸科就诊的84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是否吸入舒利迭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坚持吸入舒利迭,41例拒绝吸人舒利迭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试验开始时和2年后对两组患者做肺功能和诱导痰细菌学检查,并随访急性加重次数。结果试验组吸入舒利迭治疗2年后,痰培养阳性率(16.3%,15/43)较治疗前(34.9%,7/41)显著下降(X^2=3.9091,P=0.0480),对照组变化不明显(x。=0.2253,P=0.6350);试验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值[(0.0807±0.0165)L]较对照组[(0.0885±0.0186)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55,/9=0.0450);试验组年平均急性加重次数(1.9±2.1)较对照组(2.9±2.3)显著减少(t=2.0364,P=0.0449)。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吸人舒利迭治疗有利于减少下呼吸道定植菌、延缓肺功能下降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了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的相关情况.结果 98例患者经过髋关节置换术后,33例疗效为优,占33.67%;53例为良,占54.08%;10例为可,占10.20%;2例为差,占2.05%;优良率87.75%.9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47.2±39.3)ml,手术时间为(46.7±12.8)min,卧床时间为(5.3±2.1)d,住院时间为(15.2±4.2)d.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有效手术治疗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短,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亚洲牛带绦虫TaCRISP基因克隆、表达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通过筛选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成虫cDNA质粒文库,识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Ta CRISP),并进行克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TaCRISP的全长编码基因并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与功能;将其编码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之后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结果 该基因全长1 090bp,编码239个氨基酸,1aa-16aa位为分泌信号肽,理论分子量为26 973.8,等电点为5.96.生物信息分析揭示,Ta CRISP与中殖孔绦虫CRISP一致性为38%,相似性为54%;所构建的重组体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与目标基因相符.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 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成功.结论 发现亚洲牛带绦虫Ta CRISP基因,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出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0.
亚洲带绦虫膜联蛋白B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识别亚洲带绦虫新基因,分析和预测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工具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的膜联蛋白B3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进化树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176 bp,编码区为70~588 bp,编码173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B细胞线性表位;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19339.7;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结论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了亚洲牛带绦虫成虫膜联蛋白B3基因,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