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医药卫生   37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比较容积高分辨率CT(VHRCT)与常规高分辨率CT(CHRCT)的图像质量,探讨VHRCT的可行性.方法 对Catphan 412模具行VHRCT及CHRCT扣描,测量和记录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噪声及放射剂量并进行比较;对32例患者行VHRCT及CHRCT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模具部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噪声的差异;临床部分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模具研究中,VHRCT横断面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与CHRCT相同,均为11 LP/cm,其z轴分辨率为12 LP/cm.剂量相近时,VHRCT的噪声为(69.18±2.77)HU,大于CHRCT的噪声(54.62±2.12)HU,(t=-15.929,P<0.01);噪声相近时,VHRCT的剂量较CHRCT增加19.09 mGy.临床研究中,VHRCT与CHRCT横断面图像的质量评分分别为3.22与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9,P>0.05),VHRCT与CHRCT冠状面蕈建图像的质量评分分别为3.05与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88,P<0.01).结论 对于64层CT,VHRCT的横断面图像质量接近CHRCT,多平面重组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可广泛应用,其扫描剂量尚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992.
背景:正确地选择进针点、进针方向和骶髂螺钉长度,以及对S1椎弓根形状和骶髂关节毗邻结构解剖的了解成为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成败的关键。 目的:通过对成人骨盆后环的CT测量,为临床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提供形态学依据,并探讨钉道参数的变异性相关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10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完成。 对象:选择100名健康成人,男女各50人,年龄23~56 岁,平均32岁,无骶髂关节疾患。 方法:用CT对100名健康成人骨盆进行扫描成像,测量S1椎弓根宽、高;S1到髂骨翼的投影点中心(即进针点)至相应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至相应椎弓根中心的距离;进针点与坐骨切迹和髂后上、下棘的距离;S1的轴线(即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和冠状面所成的角度,并记录受检者的性别、身高、体质量。分别对不同性别、左右侧别的钉道长度、进针方向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并以泊松相关分析研究各因素的相关性。 主要观察指标:骶髂关节螺钉参数的数值。 结果:10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S1椎弓根宽平均(25.8±2.5) mm,高平均(21.2±2.7) mm;进针点至对侧前皮质的距离为(84.5±4.56) mm;进针方向与冠状面的夹角为(25.9±6.5)°,与矢状面夹角为(22.2±5.6)°;进针点与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38.5±4.3) mm,与髂后下棘的距离(39.2±6.7) mm;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43.9±7.6) mm。②以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性别、体质量、身高各因素对钉道长度、椎弓根宽度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在消除体质量及身高因素的影响后,性别对钉道长度及椎弓根宽度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右侧别相比,钉道长度、进针角度及椎弓根宽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泊松相关分析显示身高、体质量与椎弓根宽度及钉道长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进针角度与后两者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经骶髂关节骶骨钉的钉道参数具有较大变异性,不同个体有显著不同;体质量和身高是两个影响变异性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奥氮平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肥胖的发生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每日黑暗时相前1h灌胃奥氮平(1.2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每周称体重1次,测饮水饮食量2次.给药7周时,利用SMART video-tracking system测定大鼠白天和黑暗时相的自主活动,然后处理大鼠,测体长,计算Lee''s指数,称脂肪湿重,计算脂肪系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ADP)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周至第7周时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饮食量明显增加(P<0.01),黑暗时相平均速度、路程明显减少(P<0.05),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下丘脑5-HT、DA、DOPAC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血清leptin含量明显升高(P<0.01).AD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奥氮平(1.2 mg/kg)增加动物摄食量,减少活动量而引起肥胖,此作用与下丘脑神经递质、瘦素和脂联素的调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94.
证候要素及其应证组合是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重要环节,方证对应理论实践在此体系构建中起重要作用。以证候要素作为方证对应中证的基本内涵,保持有效经典方配伍,并深入细化方剂主治,重视证候动态演变,提高方证对应契合度是方证对应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辨证体系的基础。在临床科研设计中需借鉴循证医学思维,重视以方测证的逆向思维对辨证体系构建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左舒必利原料手性杂质测定方法并检测手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AICEL OJ-H手性柱(4.6 mm×250 mm,5μm),以正己烷-乙醇-二乙胺(90∶10∶0.1)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舒必利的分离度为2.1,线性范围为1.648~16.48μg·m L-1,检测限(S/N=3)为0.099μg·m L-1,定量限(S/N=10)为0.198μg·m L-1,采用该方法检测3批原料手性杂质的结果为0.47%~0.50%。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左舒必利中手性杂质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96.
创建多媒体导诊系统推动医院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导诊系统的功能,以及它在带动医院经济发展、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院就医管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前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的原因以及角膜内皮检查在白内障术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白内障术前803例1 606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结果,其中男性336例,女性467例,年龄29~95岁,平均年龄75岁。无内眼手术史,诊断标准:各个年龄段角膜内皮正常值(平均值-2×标准差)。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减少82例(10.2%)112眼,角膜内皮减少原因为:糖尿病(22.0%)、青光眼(7.3%)、异位性皮炎(2.4%)、虹膜劈裂(1.2%)、过熟期白内障(6.1%)、晶体半脱位(11.0%)和外伤(3.7%)。原因不明38例(46.3%)54眼。结论约10%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减少但普通眼科检查不能发现,为避免严重合并症产生,术前角膜内皮细胞的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冠折恒前牙再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折残根根管治疗后,利用玻璃纤维桩及双固化树脂型水门汀行自体牙断冠再接,进行2年的追踪观察。结果:短期内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达到患者应急要求,再接牙2年后保存率为97.8%。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行自体牙断冠再接,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国内外较为知名的期刊评价与检索体系选刊原则及其评价标准做系统综述,为科研工作者了解相关体系提供信息,同时也为期刊进入相关的评价与检索体系提供准则.  相似文献   
1000.
苎麻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荨麻科苎麻属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利用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 及参照文献鉴定单体成分结构.结果 从苎麻根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0,13-二十碳二烯酸酯(Ⅰ)、胡萝卜苷(Ⅱ)、β-谷甾醇(Ⅲ)、三油酸甘油酯(Ⅳ)、白桦酸(Ⅴ),齐墩果酸(Ⅵ)、19a-羟基乌苏酸(Ⅶ).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苎麻根甲素(niveain A),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