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目的:探讨MED术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寻求解决难题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采用MED术治疗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43例术中难题的原因。结果:43例术中寻求到了解决难题的对策。结论:分析了MED术中出现的难题原因,寻求到了解决的对策,扩大了MED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伏立康唑开展血药浓度监测(TDM)的结果进行分析,阐明TDM对伏立康唑合理用药的必要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伏立康唑TDM的结果,从性别、年龄、剂量与浓度相关性,浓度分布情况以及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其中<1.0 μg·mL-1有12例,1.0~2.0 μg·mL-1有15例,2.0~5.5 μg·mL-1有25例,>5.5 μg·mL-1有9例;剂量与浓度无明显相关性(R2=0.172);老年组(>60岁)vs非老年组(<60岁)(P=0.19)、男性组vs.女性组(P=0.27)。当联用PPIs时,随着PPIs对CYP2C19抑制程度的增加,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大部分患者使用后浓度不在治疗窗范围内。开展伏立康唑TDM有利于提高临床效应和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后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后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60岁以上新鲜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小切口组25例,经后侧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传统组25例,经传统后外侧入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周疼痛、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出血量(215.12±41.51ml)较传统组(320.23±51.42ml)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评分为28.31±4.31分,较传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45.38±6.45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术后下地练习行走时间(9.42±2.03d)明显早于传统组(18.31±1.08d)(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后侧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比传统髋关节置换术式具有更优越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动脉铸型的三维重建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环氧树脂混合液-氧化铅填充剂对1例左侧下肢截肢残体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VI)标本进行灌注并铸型,并在铸型基础上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以容积再现法( 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果血管铸型和CT三维重建的左侧下肢截肢残体CVI动脉模型均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的分布及走行、内侧踝关节溃疡灶内踝网血供情况及局部区域性小动脉(微动脉)栓塞情况。结论下肢CVI动脉模型可为CVI确切病因和完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报告应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穿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2例患者均为锁骨闭合骨折,用手法将骨折复位,在C-臂X线饥透视下穿入适当的克氏针固定骨折。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获随诊,骨折全部在6~8周内愈合,无畸形愈合或延期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本法治疗锁骨骨折手术简单,操作方便,疗效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适合有C-臂X线机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口底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缺损涉及下颌骨和舌体,直接拉拢缝合会限制舌体活动、发音、张口等,需要转移组织瓣进行修复。游离皮瓣耗时长,技术复杂,需作第二手术野,创伤大且皮瓣不易成活;胸大肌皮瓣组织量大,修复后显得臃肿,且胸部创伤大,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根据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原则,能简单修复就不用复杂组织瓣,作者采用颏下反流面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分析伴有马尾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采用撑开式椎板成形术治疗的26例伴有马尾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随访资料26例平均随访6年5个月,根据Macnab疗效标准,优17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伴有马尾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重,手术治疗需要彻底减压方能取得优良效果.采用撑开式椎板成形术显露,除具有全椎板切除的优点,还不破坏腰椎后柱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的完整性,减小了手术创伤,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8.
美国有2.8亿人口,近9000家医院,5万医师,每年的医疗费用1400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13%.每年用于信息技术的费用超过预算的2%合300亿美元.作者最近有幸到美国就医院信息化建设参观学习,总结了医院信息化的一些特点.希望和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群体伤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对昆明市2007年3人以上突发群体伤事件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昆明市2007年院前急救424起突发群体伤事件,其中交通事故203起(47.9%)、群体斗殴173起(40.8%)、食物中毒22起(5.2%)、一氧化碳中毒7起(1.7%)、其他群体伤19起(4.5%),病例总数1672例,死亡病例26例,群体伤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结论 昆明市2007年院前急救的突发群体伤事件以交通事故、群体斗殴为主,必须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介绍一种髌骨骨折的经皮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我院用微创方法治疗的38例髌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骨折愈合率100%,关节功能优良率89.0%。结论:经皮微创方法治疗髌骨骨折有操作简单、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病人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