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细胞学检查对肺癌及结节病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60例经EBUS-TBNA细胞学检查的病例,以组织病理学结合临床共同诊断为标准,分析细胞学检查在肺癌及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50例病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后确诊,其中肺癌108例,结节病23例,结核病4例,其他疾病15例。EBUS-TBNA细胞学检查显示肺癌95例,肺癌诊断阳性率88.0%(95/108),阴性率12.0%(13/108)。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依据,EBUS-TBNA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6.4%。EBUS-TBNA细胞学检查显示23例结节病中有15例可见非坏死肉芽肿病变,4例结核病中有1例可见干酪坏死的肉芽肿病变。结论 EBUS-TBNA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对结节病及结核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针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5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症治疗组28例、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组(单纯放化疗组)49例和综合治疗组275例.综合治疗组又分为放疗联合化疗组(n=19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n=72)(联合化疗16例,联合放化疗56例)和手术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n=11);其中111例化疗≤3周期,164例化疗≥4周期.描绘各组生存曲线,比较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 对症治疗组、单纯放化疗组、放疗联合化疗组、γ刀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和手术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3.2、9.O、11.6、17.1个月.生存率分析显示.放疗联合化疗组优于单纯放化疗组(P=0.0000);γ刀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优于单纯放化疗组(P=0.0000);手术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优于单纯放化疗组和放疗联合化疗组(P=0.0001,P=0.0229),但与γ刀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3);γ刀联合放化疗与γ刀联合化疗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4);综合治疗组中,化疗≥4周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3周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或γ刀联合放化疗是肺癌脑转移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法,后者的生存获益有好于前者的趋势;γ刀联合放疗与否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化疗以不少于4个周期为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神经内分泌分化(ND)标志物嗜铬蛋白A(CgA)和突触素(SYN)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1月收治NSCLC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3例.收集手术切除标本以及患者临床和术后随访资料等.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CgA和SYN的表达;分别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中CgA和SY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和17.9%;SYN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01);NSCLC伴ND(NSCLC-ND)(CgA和SYN任意一项表达阳性)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指数、TNM分期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耐受化疗次数在CgA、SYN呈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NSCLC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40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gA和SYN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相关;Cox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组织中SYN阳性表达(P=0.001)、TNM分期(P=0.02)和最大直径(P=0.04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SCLC-ND患者预后较差,其标记物SYN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生物样本资源的重视与投入,国内生物样本库作为转化医学的基石和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快速的发展,接踵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依托丰富的胸部肿瘤临床样本资源,建立了以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生物样本库。作者总结了从事生物样本库一线工作的经验,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交流问题,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精准医学时代的生物样本库规范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改良肠道水化对顺铂(PDD)治疗肺癌的肾毒性的影响.方法:212例肺癌予以PDD为主的联合化疗,PDD 75~80mg/m^2静滴,第1天,化疗当天通常静脉补液1 000~2 000ml,摄水量1 500~2 000ml,PDD后半小时静脉推注速尿,并予积极止吐处理,连续3天记录24小时出入量,化疗前后测定肾功能.结果:212例肺癌均顺利完成化疗,仅11例(5.1%)有一过性轻度肾功能异常,与常规水化方案相比未增加肾毒性,所有病例无胸闷、气急.结论:改良的肠道水化方案也能较好地预防顺铂的肾毒性,且补液量少,患者易接受,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10-羟基喜树碱(拓僖,HCPT)联合异环磷酰胺(IFO)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铂类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和(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Ⅳ期NSCLC患者,曾有≥2次标准含铂方案联合化疗史。化疗方案为HCPT6mg/m^2,d1~4;IFO1.2g/m^2,d1~3;每4周重复1次。结果 29例患者入组,化疗后部分缓解(PR)3例、无变化(NC)20例、疾病进展(PD)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3.6%,疾病控制率为72.7%,中位生存期为10.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2个月。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计数中度下降、轻或中度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结论 HCPT联合IFO作为铂类耐药的复治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宝惠 《上海医学》2005,28(6):451-455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半数以上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相对晚期,治疗必须采用针对全身兼顾局部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的多学科治疗)。近年来有关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影响甚至改变了NSCLC传统的治疗观念,现将近年来有关方面的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支气管镜为获取肺外周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s,PPL)的一种微创技术。传统支气管镜引导的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在X线透视指导下进行,诊断率相对较低。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微创诊断技术。其对PPL诊断率优于传统经支气管镜。多项研究已显示出ENB诊断PPL具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且显示出ENB在PP定位和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文就这一技术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以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2~6个周期)第1个周期结束时点RECIST疗效评价为病情稳定或以上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第1个治疗周期结束时点及出现病情进展(耐药)时点的外周血样本.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耐药前后患者血清CK18水平.结果 患者耐药前后血清CK18水平分别为(0.356±0.199)ng/mL和(0.566±0.18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4例患者血清CK18水平略有下降(<20%),均为化疗第2个周期结束时点疗效评价为病情进展(即耐药)的患者;其余26例患者血清CK18水平表现为升高,且均为接受至少3个周期化疗后发生病情进展的患者;其中20例增高大于20%,最高达947.17%.结论 血清CK18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耐药有关.血清CK18水平检测可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近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最新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和CKN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靶向治疗和维持治疗"为关键词,搜索近期发表的大型临床研究,选择以Ⅲ期研究为主的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共计纳入文献29篇.结果:随着多项新药临床试验的完成,一线治疗方案和治疗理念有了新的突破--含铂两药化疗模式不再是唯一的一线治疗方法,化疗联合靶向、靶向单药正逐步成为一线治疗的选择.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根据不同亚型选择不同的治疗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通过基因突变筛选患者接受靶向治疗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另外维持治疗概念的引入也成为一线治疗疗程模式的一大突破.结论:目前公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标准是含铂的两药联合方案.随着多项新药临床试验的完成,一线治疗方案和治疗理念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