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BX,VEGA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项目,历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计数方法,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对结果的准确率影响较大。我院引用的法国ABX,VEGA全自动血球计数仪不但能对全血细胞进行全面的血液分析,同时也能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提高了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结果的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接受及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的HBV DNA、ALT、AST、ALB、TBIL、CHE、INR、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在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 DNA、ALT、ALB、CHE、INR、Child-Pugh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TBIL、MELD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以2002-12/2004-12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18岁。所有患者接受生活质量自评量表测评,≥124.30分为高评分组(n=41),〈124.30分为低评分组(n=17),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分析社会支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总体生活质量分数为50~25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获得越多的社会支持。结果:58份问卷均完整合格,全部纳入分析。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的平均分为(124.30&;#177;25.34)分。①主观支持评分:高评分组在与朋友、同事、邻居和家庭成员关系等4项上的评分均高于低评分组(t=2.132~2.459,P〈0.05)。②客观支持评分:高评分组患者在近1年居住环境、既往遇到困难时获得的经济支持和精神安慰来源3项上得分均高于低评分组(t=2.113~2.358,P〈0.05)。③个人利用度:高评分组患者在遇到烦恼时的倾吐方式、求助方式以及参与各类团体组织活动等3项上得分高于低评分组(t=2.127-2.235,P〈0.05)。结论:高生活质量者不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还是个人利用度方面评分结果均高于低生活质量者,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HRZE/4HR方案对患者不同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期间收治的80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B超检查提示同时患有慢性肝病者(脂肪肝、肝硬化等)为观察组(74例);未患肝病者为对照组(730例).结果 观察组有31例(41.9%)出现肝损害,其中脂肪肝8例(61.5%),肝硬化4例(80.0%),慢性酒精性肝病4例(50.0%),慢性乙型肝炎5例(38.5%),肝血管瘤或肝囊肿7例(31.8%),肝内胆管结石3例(23.1%).对照组出现肝损害75例(10.3%).观察组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严重.观察组经护肝治疗肝功能的恢复也比对照纽慢.结论 2HRZE/4HR方案对各类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较大,发生较早,恢复较慢.应尽量选用对肝损害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同时给予有效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腺苷蛋氨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因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就诊的1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保肝治疗,此外,治疗组加服腺苷蛋氨酸与糖皮质激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TBIL、γ-GT、ALP与TBA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腺苷蛋氨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和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特征及其差异。方法:以2003-02/2004-12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18岁,排除肝性脑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按自然情况分组:年龄≤40岁36例,>40岁46例;文化程度初高中者48例,高中以上者34例;按病种分组: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2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43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49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33例。白蛋白/球蛋白≥1者49例,白蛋白/球蛋白<1者33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50分设定为有抑郁或焦虑情绪),进行不同分组间的评分比较。结果:82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患病率:82例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5%(29/82),焦虑的患病率为32%(26/82)。②不同分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自然情况中,>4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患者标准分明显高于≤40岁、普通初高中患者(P<0.05)。从临床特点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标准分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特性.方法 采用回颐性对比分析的方法,观察我院84例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肝原性糖尿病发病率最高;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占3.15%,其空腹血糖平均值低于原发性糖尿病组(P<0.05),空腹及餐后血糖,r-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平均值高于单纯肝病组(P<0.01),白蛋白平均值低于单纯肝病组(P<0.05),餐后2h血糖与转氨酶呈正相关(P<0.05);治疗上部分患者随肝病治疗的好转血糖复常.结论 肝原性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有加重肝损害的趋势,治疗需以肝病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