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6 毫秒
61.
本文搜集经组织学证实的15例颅内转移瘤病例,采用Gd-DTPA增强和增强后磁化传递对比技术(MTC)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MTC在检测脑转移瘤中的价值,发现:(1)MTC在低磁场强度下对Gd-DTPA增强有协同作用;(2)两者结合可进一步发现和明确常规SE序列成像上没有或可疑的病灶,从而可提高检出率,防止漏检。  相似文献   
62.
作者分析了良、恶性胃溃疡、胃肠淋巴瘤、胰腺癌直接侵犯胃、十二指肠平滑肌瘤、放射性肠炎、结-结型肠套叠等多种腹部疾病导致的胃肠壁增厚的MRI表现。检查前禁食12~18小时,不行结肠准备,用空气作对比剂,通过口服及灌肠两种途径引入,同时均注射车莨菪碱40mg抑制肠蠕动(静注及肌注分  相似文献   
63.
MRI不同序列在膝关节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美琳  陈爽  冯晓源  李克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79-1082
目的:评价自旋回波(SE)序列及梯度-短时反转回复(GE-STIR)序列对急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膝关节外伤后行MRI检查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矢状面T1WI及T2WI加权、GE-STIR序列矢状面扫描,分析不同序列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范围、信号均匀性、边界以及伴随的半月板、软骨、韧带损伤及关节积液的表现,比较不同序列之间的差异.结果:50例病例中有45例显示有骨挫伤水肿,共有54处,其中6例伴有软骨损伤.伴有关节积液31例,半月板损伤23例,韧带损伤6例,其中前交叉韧带5列,外侧副韧带1例.在骨挫伤病例中,SE序列、T1WI显示43处,T2WI显示47处,GE-STIR序列显示54处.STIR序列在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边界中敏感性均高于SE序列,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关节积液,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中,SE序列与GE-STIR序列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E-STIR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显示中有极大价值,明显优于SE序列.  相似文献   
64.
采用氚标记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有效成分淫羊藿甙为示踪剂 ,经小鼠尾静脉注入 ,测定 48h间期 9个不同示踪时相 15种器官组织共 40 5份样品的示踪剂含量。观察3H 淫羊藿甙在体内的动态定量分布、排泄状况 ,并探讨其与中药淫羊藿归经理论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 ,其示踪剂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3H 淫羊藿甙较集中分布于肝脏、肾上腺、小肠、肾脏和支气管等器官。3H 淫羊藿甙上述选择性分布特点同淫羊藿归经及脏腑的络属关系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该药物的传统归经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对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36耳)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用电子喉镜经咽鼓管口逆向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约5 mg,1次/2d,共5次.在治疗开始前1 d和治疗结束后3 d,分别测试受治疗耳的纯音听阈,比较受损频率纯音听阈均值(PTA),下降15 dB HL以上为有效.结果 36例经治患者20例有效,16例无效,有效率为55.56%.治疗前PTA为(71.63±10.60)dB HL,治疗后为(43.07±12.33)dB HL,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咽鼓管逆行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可作为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再次挽救治疗的有效手段,也可以作为对激素治疗有禁忌证的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李燕玲  付亚  陈爽 《西南军医》2011,13(3):554-55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4年,智能减退40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8/92mmHg,意识清晰,表情略呆板,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辅助检查:颈部超声示双侧颈总动脉内膜粗糙,内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走行弯曲,左侧椎动脉内径变细.脑电图检查提示中度异常.TCD提示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患者有吸烟、酗酒史.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一种新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OM230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体内生长的影响,探索非细胞毒性药物导致肝癌坏死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OM230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生长及凋亡的作用.用肝癌细胞株HepG2建立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分为SOM230组(100 μg·kg~1·d~(-1)皮下注射)及对照组(等量等渗盐水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测定移植瘤坏死体积.Western blot测定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2(SSTR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sTR2的表达部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含量.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SOM230在体外对HepG2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_(50)为2.73×10~6mol/L,对其凋亡无明显影响(TUNEL实验F=0.16,P>0.05;Annexin-V实验F=0.13,P>0.05).SOM230组的移植瘤坏死体积为73.4%±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14.0%(t=-8.02,P<0.01).两组移植瘤的血窦中均有SSTR2阳性染色,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0M230组肝癌移植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为阴性,但移植瘤内TNF α水平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M230组与对照组,(10.3±8.0)ng/ml与(9.2±5.8)ng/ml,t=-0.24,P>0.05)].结论 SOM230通过SSTR2介导,显著下调肝癌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仅阻断生长旺盛肿瘤的血供,导致肝癌移植瘤明显坏死.  相似文献   
68.
合欢皮总皂苷对大鼠循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合欢皮总皂苷低剂量组(5.25mg·kg-1)和高剂量组(26.25mg·kg-1)对大鼠血液循环系统及血液常规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实验分为低剂量组(5.25mg·kg-1)、高剂量组(26.25mg·kg-1)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记录给药后1h的血压、心电图(ECG)、脉搏及血常规的变化。动脉插管测定血压针式电极测定Ⅱ导联心电图,尾动脉记录脉搏波,细胞计数法测定血液常规。结果(1)血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无显著变化,高剂量组明显升高。(2)脉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搏动频率、幅值和上升斜率均无显著差异;高剂量均增加。(3)心电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无显著变化,高剂量组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P波、QR波S和T波幅值升高。(4)血液常规:低剂量对血常规无显著影响,高剂量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高剂量合欢皮总皂苷对大鼠血液及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颐和春口服液对肾阳虚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腺嘌呤灌胃制备肾阳虚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肾阳虚模型组、肾阳虚阳性药物治疗组和肾阳虚颐和春治疗组。给药10d后观察颐和春口服液对肾阳虚大鼠体重、肾指数、肾功能及肾形态学改变,并从凋亡和抗氧化方面探讨其保护机制。HE染色观察肾形态学改变、生化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末端标记法测定肾组织凋亡。结果颐和春可改善肾阳虚引起的大鼠体重下降,使肾指数增加,降低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改善肾形态学表现,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结论颐和春口服液对肾阳虚大鼠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抗凋亡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10例颈椎病(神经根型5例、脊髓型2例、椎动脉3例)的CT检查进行分析,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理、CT表现并与X线对比。颈椎病具有的表现特征是钩突的骨质增生及椎体边缘骨和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颈椎的失稳、椎间盘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