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朱强  潘君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2,53(11):3557-3563
疏风解毒胶囊由虎杖、连翘、败酱草、柴胡等8味中药材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等,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疏风解毒胶囊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推荐用药。从疏风解毒胶囊药理学机制和临床应用2个方面对疏风解毒胶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总结疏风解毒胶囊特色及上市后研究路径,为更多中药产品上市后再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藏药独一味中类叶升麻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 5 μm);以乙腈-甲醇-1%醋酸水溶液(10∶15∶7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334 nm。结果 类叶升麻苷在 0.227 2~1.363 2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确度与重现性好,适用于独一味中类叶升麻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吴雪松  许浚  张铁军  陈常青 《中草药》2015,46(3):443-452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在我国资源分布广泛,有良好的药用前景。目前研究发现野菊中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以及萜类等主要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相关分子生物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野菊的质量评价研究。针对野菊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野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昱波  陈俊  许浚  张铁军 《中草药》2015,46(22):3434-3440
红芪主要含有糖类、黄酮类及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在抗肿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红芪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多,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上调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协同化疗药物等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红芪多糖,黄酮和皂苷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综述了红芪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曹煌  张静雅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5,46(24):3617-3622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为酸味药性的表达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早期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明确临床病理因子.[方法]随机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73例及无变应性鼻炎的健康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组按做鼻黏膜诱发刺激试验,30min后观察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及肺过敏性的变亿;对剩余4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及36例非变应性鼻炎者行气道黏膜诱发试验,以乙酰甲胆碱作为气道黏膜刺激物,刺激后气道与肺部的症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并调查鼻腔容积的变化与鼻部症状.[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发生率较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显著增高.变应性鼻炎分型中(ARIS分类法)持续一中度、重度型是气道高反应性增加有价值的因素.[结论]变应性鼻炎早期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变应性鼻炎的持续.中度、重度型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多可能是较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姚奕  许浚  黄广欣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661-2670
香薷作为常用解表中药,其化学成分多样,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对香薷进行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生源途径、传统药性药效、药动学和体内过程以及可测成分等方面对香薷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七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粉作为三七市场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逐年增大。现行标准难以评价和控制三七粉“多重功效”的质量特点。本课题组在系统辨识三七粉化学物质组及其传递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体外模型,研究并阐明了三七粉的活血、心肌与血管保护、止血以及消肿定痛的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结合成分的特有性分析,确定了三七粉的质量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质量标志物的三七粉的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三七粉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与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消痔丸对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消痔丸(0.81、1.62、3.24 g/kg)组、柑橘黄酮片(0.27 g/kg)组和痔炎消片(0.86 g/kg)组,另设置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与模型组ig给予同等体积的0.1% CMC-Na溶液。各组连续ig给药10 d,1次/d。观察各组大鼠表观指标,并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溃疡面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肛门直肠组织病理学,并进行分级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肛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肛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消痔丸组可显著改善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溃疡、肿胀、黏液分泌等情况,加快大鼠肛周黏膜上皮修复,溃疡面积缩小,减少间质或黏膜下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物;消痔丸组可抑制肛周组织中MMP-9、IL-6、TNF-α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增加TGF-β1表达(P<0.05、0.001)。结论 消痔丸对醋酸诱导的肛门溃疡模型治疗作用显著,主要通过抑制IL-6、TNF-α、MMP-9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升高TGF-β1表达,从抗炎消肿、抑制基质降解、促进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等途径,起到消肿生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消痔丸对复方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模型的药效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溴化甲基纳曲酮(阳性对照,58.5 mg·kg-1)组和消痔丸低、中、高剂量(1.17、2.34、4.68 g·kg-1)组,连续ig给药7 d,给药同时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照7.5 mg·kg-1 ig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制备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结束后,各实验组禁食不禁水16 h,模型组和各给药组ig给予复方地芬诺酯,30 min后给药组ig含相应受试药的活性炭悬液,对照组、模型组ig活性炭悬液。第1批小鼠观察首次排黑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6 h和24 h内排便质量及粪便含水率。第2批小鼠检测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肠组织和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多肽(VIP)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AQP9 m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AQP3、AQ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粪便干结情况有所好转,排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体质量有所增加,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缩短排首粒黑便时间,提高6 h排便粒数及粪便含水率、6 h及24 h排便质量(P<0.05、0.01、0.001);除消痔丸低剂量组,其余各给药组小鼠24 h粪便含水率均显著增加(P<0.01、0.001);各给药组小肠炭末推进距离及炭末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5、0.01、0.001);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VIP水平(P<0.01、0.001),除消痔丸低剂量组,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结肠组织中5-HT、SP水平(P<0.01、0.001);各给药组均能显著增加血清中5-HT、SP水平并降低VIP的表达水平(P<0.05、0.01、0.001);各给药组AQ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1、0.001),AQP9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0.01、0.001);各给药组AQP3 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0.001),AQP9 mRNA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0.01、0.001)。结论 消痔丸对复方地芬诺酯诱导的小鼠便秘模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并提高粪便含水率、显著促进小肠推进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肠液分泌相关因子5-HT、SP、VIP等的释放以及AQP3、AQP9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