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医药卫生   34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旨在介绍当前有关肥大细胞(Mast cells,MC)、嗜碱性细胞(Basophilcells,BP)化学介质释放的机理,并涉及MC、BP的来源、分布、形态学及其在迟发型反应中的作用。【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来源及分布】MC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末稍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并且在易于接受外界刺激的器官如呼吸道、胃肠道、皮肤等的上皮附近分布较多。MC虽是成熟的细胞但其具有细胞分裂功能,其寿命较长。关于MC的前体细胞不甚清楚,可能系由胸腺、脾脏及淋巴结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北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选择来院干部健康体检血清tPSA结果,回顾性分析各年龄段人群的血清tPSA水平及分布。1材料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2年8月-2013年4月于我院体检的确定PSA筛查在国人中的作用和PCa流行病学特点。对于PCa患者,最理想的是用一种筛查方法或几种检测联合能够早期发现并确认需要立即积极治疗的PCa患者,但目前尚无这样的方法出现的情况下,对于希望接受筛查的人不能拒绝进行PSA检测。  相似文献   
103.
积雪草酸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及致龋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积雪草酸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对其产酸和产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EPS)的影响.方法:通过药敏试验测定积雪草酸对S.mutans浮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晶紫试验和MTT试验分别探究积雪草酸对S.mu-tans生物膜的总量和代谢活性的影响;采用蒽酮-硫酸法,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测定积雪草酸对S.mutans生物膜EPS的产生和结构形貌的影响;pH计测定积雪草酸对S.mutans产酸的影响;CCK-8法检测积雪草酸的细胞毒性.结果:积雪草酸对S.mutans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0μg/mL,在亚抑菌浓度(10μg/mL和5μg/mL)下均能有效抑制S.mutans生物膜形成以及产酸和产EPS.同时,积雪草酸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积雪草酸在一定浓度下能有效抑制S.mutans生物膜形成,并能降低其产酸和产EPS等致龋毒力.  相似文献   
104.
背景:随着新型钉棒系统、融合器、微创技术的应用,脊柱外科手术量逐渐增多、手术范围扩大、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脊柱术后感染率逐步增高也日趋显现。脊柱术后感染常常导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增加,引起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等灾难性后果。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857例,根据是否术后感染分为两组,感染组34例,非感染组8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因素对脊柱术后感染的影响,通过分析34例感染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总结治疗策略。结果与结论: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率为3.97%(34/857),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肌力≤3级、术前免疫功能减退、有急慢性感染、肥胖、手术时间≥180 min、出血量≥600 m L、输血、植异体骨、未规范使用抗生素、术前及术后尿便失禁或留置导尿时间≥3 d、术后转入ICU、引流管根数、留置引流管天数等变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变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急性或慢性感染、肥胖(体质量指数>30 kg/m2)、术后转入ICU这3个因素是脊柱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预防这3个危险因素及其他可能影响脊柱术后感染的因素,另外不同脊柱术后感染患者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治疗,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5.
配药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产生的医疗废物需进行分类处置。传统的做法是治疗室内地板上同时摆放多个分类处置容器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此方法不仅分类正确率较低,增大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治疗室放置较多的医疗垃圾桶影响整洁和美观,进一步处理耗时费力。为解决该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分类放置多个容器、可移动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架,并  相似文献   
106.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损伤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空白组和损伤对照组造模后予蒸馏水1m L灌胃,补阳还五汤组造模后予补阳还五汤1m L灌胃,均1天1次,连续3天。各组分别于术后1、7、14天观察其行为学BBB评分,14天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p20、Bcl-2与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1行为学观察评分:术后7、14天补阳还五汤组与损伤对照组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补阳还五汤组较损伤对照组恢复更明显[(9.05±0.95)分比(5.75±1.97)分,(12.6±1.55)分比(8.80±3.34)分,P0.05]。2免疫组化检测:补阳还五汤组caspsase-3p20阳性细胞数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少[(16.70±2.21)个比(20.30±4.13)个,P0.05];补阳还五汤组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增加[(10.57±0.97)个比(6.42±3.20)个,P0.05];补阳还五汤组Bax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少[(18.29±2.21)个比(21.14±2.41)个,P0.05];补阳还五汤组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多[(11.75±1.03)个比(9.50±1.30)个,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脊髓损伤部位VEGF的表达,使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促进骨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具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颅底骨质的修复、影响因素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复习该科2003年7月-2005年6月经病理确诊且经鼻咽MR证实有颅底骨质破坏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201例,全部患者完成治疗,观察颅底骨质破坏放疗后的骨质修复,采用治疗后定期MRI检查。局部失败定义为病理确诊或MRI显示肿瘤进展。结果 201例具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22例(60.3%)有骨质修复,分为完全性修复、部分修复,79例(30.7%)无修复。颅底骨质修复者均在1年之内完成。颅底骨质修复组和无修复组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80.4%∶27.9%和62.7%∶20.8%,3和5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具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颅底骨质修复与KPS评分、放疗剂量和颅底骨质破坏的程度有关(P<0.05)。结论 MRI能显示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质的修复,总生存率与颅底骨质修复相关,表明颅底的肿瘤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方法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62例明确诊断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血浆的HCY水平划分为高HCY(82例)和正常HCY(对照组,80例)两组,并通过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多维度的神经心理学成套量表测查,来评估其认知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HCY组患者在空间工作记忆(N-back)和执行功能(Stroop试验)方面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5~64.305,P均0.05),而在长时记忆中的自由回忆任务中(AVLT)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浆高HCY水平可能与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主要表现为对其工作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突出,而对其长时记忆障碍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TGFβ1对胚胎肝前体细胞(HPC)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C-E14. 5细胞株并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将细胞分为对照组(HPC)、HPC+TGFβ1组和HPC+SB431542组。HPC+TGFβ1组滴加外源性TGFβ1,HPC+SB431542组加入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处理72 h后通过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FP、Alb、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糖原染色法检测细胞分化后的功能。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检验。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的AFP 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128. 937,P 0. 01),HPC+TGFβ1组的CK19 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414. 467,P 0. 01),HPC+SB431542组的Alb mRNA表达量最高(F=794. 929,P 0. 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对照组的AFP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269. 000,P 0. 01),HPC+TGFβ1组的CK19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93. 010,P 0. 01),HPC+SB431542组的Alb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F=1086. 000,P 0. 01)。糖原染色法结果:对照组的糖原染色表达阳性面积比例小于其他两组(F=79. 251,P 0. 05)。结论 TGFβ1信号诱导HPC向有功能的胆管细胞分化,而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后HPC具有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趋势,分化后的胆管细胞和肝细胞具有正常的糖原储存和合成功能,这些细胞可能能够参与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珠海市2004-2010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订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珠海市19个性病哨点医院2004-2010年上报的梅毒病例信息。结果 2004-2010年珠海市共上报梅毒病例3 591例,发病率从2004年的22.80/10万上升到2010年的61.85/10万,年均递增18.10%;梅毒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发病数45.28%,且构成比有逐年增长趋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94∶1;年龄分布以20~44岁性活跃人群为主;高发地区为香洲区,高发职业为工人、家务待业者和商业服务者。结论近年珠海市梅毒疫情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根据珠海市流行特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