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6例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查阅1993~2003年 上海市中山医院心内科26例诊断为ARVC的入院病例资料,分析其窦性心律和(或)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常 规体表心电图各项参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6例ARVC病例中,入院年龄为13~70(37.7±15.1)岁,首发症 状年龄为8~55(33.2±13.9)岁;13例(50%)有晕厥发作史。25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有11例(44.0%)发现Ep silon波,多见于右侧胸导联(V1~3),部分病例可出现于Ⅱ、Ⅲ和aVF导联,其中1例在大多数导联上均可见Epsi lon波;8例(33.3%)右侧胸导联可见T波倒置。右侧胸导联的平均QRS间期(QRS1=V1+V2+V3间期的平 均值)为0.1~0.22(0.13±0.030)s,左侧胸导联的平均QRS时间(QRS2=V4+V5+V6间期的平均值)为0.08 ~0.18(0.11±0.02)s(P<0.01),QRS1/QRS2为1.2±0.2(1.0~1.9),其中16例(61.5%)两者之比≥1.2。4 例出现肢体导联低电压,3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类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和室内传导阻滞各1 例,1例在aVF导联出现显著的T波电交替。结论:心电图中Epsilon波和右胸导联QRS间期延长,有助于诊断 ARVC。  相似文献   
32.
西拉普利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西拉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 115例高血压患者。结果 服药 8周后西拉普利组总有效率 89.8% ,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由治疗前 15 3± 15mmHg ,10 4± 9mmHg降至治疗后 131± 11mmHg ,91± 8mmHg ;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 91.1% ,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由治疗前 15 5± 12mmHg ,10 2± 10mmHg降至治疗后 139± 14mmHg ,90± 9mmHg ,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西拉普利治疗后使收缩和舒张负荷均有下降 ,与用药前有显著的差别 ;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一平苏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33.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预后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治和随访,应用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生存分析的方法对其发生影响的多种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房性早搏、舒张压和CPK及MB的峰值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独立变量。显示女性患者的预后较男性差;入院时的低舒张压和出现有房性早搏者预后差;低和高的CPK及MB峰值的AMI患者的预后差。认为通过早期对影响AMI预后的独立变量因素的监测,对高危病人进行有效的综合处理,对改善AMI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34.
X线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综合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手术证实的68例缩窄性心包炎,男46例、女22例,年龄36±14.5岁。分析其X线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本病的特点,优缺点和诊断依据,结果:在发现心包增厚方面二维超声心动图优于X线胸片;在发现心包钙化方面后者优于前者,联合应用两者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能发挥其优点,互补其缺点,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5.
ST—T某些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T-T某些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摘要)支龙蔡乃绳俞济舟有文献曾指出ST段水平延长≥0.12s,也是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但未引起临床重视,为此我们对某些与ST-T改变有关的心电图表现与心肌缺血的关系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选择43例经冠状...  相似文献   
36.
朱文洁  王齐冰  蔡乃绳 《临床荟萃》2001,16(16):F002-F00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HCM )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已有不少文献报道 ,其主要特点是局限于心尖部的心肌肥厚 ,在临床上有时容易漏诊。因此 ,对AHCM的临床特征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室造影等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很有必要。本文总结分析了 19例AHCM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文作者在中山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该院 1993~1998年间AHCM住院病例共 19例 ,占同期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2 4%。其中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17~ 68岁 ,平均年龄 45岁。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临床上均经体检、心电图…  相似文献   
37.
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不同部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中胶原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15只26周龄SHR分别采用苯那普利、Losartan和安体舒通治疗12周,用点杂交方法检测前后大鼠心肌胶原酶mRNA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旨在明确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肌细胞骨架蛋白的异常表达情况及与肠道病毒 (EV)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1 1例DCM患者应用PCR及RT PCR方法检测心肌EVRNA ,免疫荧光间接法检测心肌细胞骨架蛋白dystrophin及α /δ /γsarcoglycan、β dystroglycan。结果 :1 1例DCM中有dystrophin异常 2例 ,β dystroglycan、α sarcogly can、δ sarcoglycan、γ sarcoglycan异常各 1例 (其中 β dystroglycan与δ sarcoglycan同时受累 1例 )。细胞骨架蛋白dys trophin、β dystroglycan、sarcoglycans(α 、δ 、γ )在DCM病变心肌中表达明显降低和 (或)发生崩解 ,但在 2例正常心肌组织中均表达正常。DCM心肌内EVRNA的阳性率高达45 .5 % ( 5 /1 1 ) ,其中 2例dystrophin异常者均为EVRNA阳性。但β dystroglycan与α /δ /γ sarcoglycan异常者EVRNA为阴性。 结论 :DCM衰竭心肌中有多处细胞骨架蛋白的异常表达 ,并可能与E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价在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 ,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心肌局部血流量及侧支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17条杂种犬 ,结扎第一、第二对角支和第一、第二钝缘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结扎 2 0min后 ,治疗组 (n =9)在梗死边缘区心肌 5点注射2 0 0 μgbFGF ,对照组 (n =8)以相同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 2 0 0 μl。在冠状动脉结扎之前、结扎即刻、结扎后 3h、7d及 2 8d使用非放射性彩色微粒子测量心肌局部血流量。试验终点观察侧支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心肌注射 2 0 0 μgbFGF后 ,梗死区心外膜心肌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 :冠状动脉结扎 3h治疗组心肌血流量为 (36 4 0± 2 0 4 ) % ,对照组为 (32 32± 3 0 7) % ,P <0 0 5 ;7d后治疗组为 (5 6 30± 3 4 9) % ,对照组为 (35 6 8± 1 6 2 ) % ,P <0 0 1;2 8d分别为 (70 6 2±3 17) % ,(46 2 0± 2 5 8) % ,P <0 0 1。与之相似 ,治疗组梗死边缘区心外膜心肌血流量也明显增加 :冠状动脉结扎 7d治疗组为 (6 8 0 6± 2 6 9) % ,对照组为 (5 3 94± 2 2 7) % ,P <0 0 1;2 8d治疗组为(79 74± 4 6 1) % ,对照组为 (6 1 84± 4 5 2 ) % ,P <0 0 1。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梗死区血管密度 :治疗组为 (7 2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载Rapamycin(RAP)新型可降解多聚物涂层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预防再狭窄的疗效。方法 体外模拟测定从药物从膜释放的持续时间。支架多聚乳酸 /多聚羟基乙酸 (PLGA)涂层包埋RAP药物剂量为 4 0 0 μg(小剂量 )或 80 0 μg(大剂量 )。小型猪冠状动脉置入过大的裸支架、单PLGA涂层支架或含RAP涂层支架并形成冠状动脉损伤模型 ,术后第 5周重复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术 (QCA)后处死动物 ,测定三组支架血管段的损伤积分、冠状动脉横断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厚度和面积 ,并作比较。同时观察支架边缘段 5mm内血管组织。结果 药物从涂层膜释放时间达 30d。三组分别为裸支架组 (置入支架数n =5 ) ,单涂层组 (n =7)和RAP组 (n =8,其中小剂量为 3只 ,大剂量组为 5只 )。三组冠状动脉大小和血管损伤程度基本相同 ,裸支架组、单涂层组和RAP组的血管平均损伤积分分别为 1 84± 0 32 ,1 83± 0 35和 1 83± 0 2 6 (P =0 996 )。术后 5周 ,三组的管腔面积分别为 (6 7± 1 5 )mm2 ,(5 8± 4 0 )mm2 和 (9 7± 2 1)mm2 (P <0 0 5 ) ,RAP组最大。平均内膜厚度分别为 (0 5 1± 0 12 )mm ,(0 6 4± 0 46 )mm和 (0 2 0± 0 11)mm(P <0 0 5 ) ,RAP组最小。三组均未见支架边缘狭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