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Ac34蛋白在肿瘤细胞中对CRM1出核通路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为非供价结合的C RM1抑制剂的研发寻找新的方向.方法:选取多种C RM1在其中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系:Hela细胞,Huh 7细胞和Hep G2细胞,通过瞬时共表达梯度浓度的Ac34质粒和携带有NES序列的荧光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细胞定位及检测Ac34对CRM1出核转运通路的抑制作用,并用WST-1 kit检测Ac34对肿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Ac34可以使含有出核序列(NES)的荧光蛋白在Hela细胞的细胞核中发生聚集,且Ac34对肿瘤细胞增殖活力无影响.结论:Ac34在肿瘤细胞中可以抑制CRM1介导的蛋白质核输出,Ac34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03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9例)及B组(54例),A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B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21 d为1个疗程,共用4~6个疗程。观察两组的实体瘤疗效、健康生存质量、治疗后1、2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 A组部分缓解率及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缓急、疾病稳定及病情进展对比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健康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年的生存率高于B组,A组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吉西他滨联合曲妥珠单抗对比,长春瑞滨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客观有效率及健康生存质量较高,且毒副反应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开四关加人中预防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将95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和常规+开四关加人中。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统计2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作统计学处理。结论:开四关加人中对卒中后抑郁有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了卒中患者的HCY和hs-CRP。结果: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CY和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血清中NO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埋线疗法对IBS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的幼鼠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方法建立IBS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埋线组和匹维溴胺组,4组。埋线组取关元、足三里(双)进行埋线,治疗14d。匹维溴胺组给予匹维溴胺灌胃14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和VIP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血清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埋线治疗组和匹维溴胺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NO和VI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埋线疗法能够降低IBS模型大鼠血清中NO和VIP的含量,从而对IBS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是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结果,是糖尿病肾损害的最早临床征象;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对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进行针对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多个危险因素的强化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RAS系统阻断、严格降压、他汀类调脂及抗凝等能延缓或阻止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214株、大肠埃希菌111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K-B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试验。结果214株肺炎克雷伯菌单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为57.9%,单产ESBLs为12.6%,同时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为20.6%;111株大肠埃希菌单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为54.1%,单产ESBLs为5.4%,同时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为23.4%。试验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耐药率在13.5%-98.1%之间,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低。结论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碳青霉烯酶率高,治疗该类细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替加环素或米诺环素,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目的。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li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截至2019年1月,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初筛相关文献156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均来自国外期刊。14篇文献包括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59~89岁,中位年龄为8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其中以血尿为主;在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治疗后,4例肾功能恢复,4例肾功能改善,3例肾功能未恢复,3例肾功能恶化。结论:达比加群酯可能导致肾损伤,在肾损伤相关疾病的基础上也可能导致达比加群酯毒性增加,在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的紧急情况下血液透析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疗效,可使用达比加群酯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idarucizumab)解毒。临床在使用时,应权衡药物使用的利弊,以及时应对不良反应的防治、发生及处理。  相似文献   
128.
阿达木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制剂,已有临床试验证实其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阿达木单抗具有起效快、临床缓解率和黏膜愈合率高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主要对阿达木单抗的作用机制、疗效、药物代谢动力学、安全性及与其他抗TNF-α制剂的比较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评价小瞳检影法作为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的客观性、实用性、准确性.方法 用小瞳检影法对玉溪市3所幼儿园2~6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对在检影时顺影动>+1.50DS、有逆影动或两个子午线影动不对称的儿童,视为屈光不正可疑,对疑有屈光不正的复诊儿童,给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点眼麻痹睫状肌,每5min1次,连续2次后休息60min,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 在受检的936名(1872只眼)儿童中,可疑弱视共28只眼,可疑弱视的患病率为1.50%,斜视13人,斜视的患病率为1.39%,通知复诊72人,实际复诊45人,复诊率为62.5%.结论 小瞳检影法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弱视筛查,尤其是对我省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和不会指认视力的儿童进行弱视筛查.对筛查异常者再进一步散瞳检影验光,确定弱视诊断.由于该方法客观、快捷、简便、经济适用,基层人员只要经过培训即可开展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东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α-硫辛酸注射液组,每组各100例。常规对症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方法治疗,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 C)、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m Alb)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前的GSH、SOD、MDA、8-OHd G水平分别为(18. 0±1. 9) U/L、(114. 6±12. 5) U/L、(45. 8±5. 6) U/L、(62. 2±7. 6) U/L,治疗后分别为(23. 4±3. 4) U/L、(188. 5±21. 6) U/L、(27. 2±4. 0) U/L、(33. 4±5. 5) U/L;常规对症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GSH、SOD、MDA、8-OHd G水平分别为(18. 4±2. 2) U/L、(116. 1±13. 2) U/L、(46. 1±5. 3) U/L、(63. 1±7. 0) U/L,治疗后分别为(56. 7±6. 6) U/L、(312. 5±36. 3) U/L、(14. 6±2. 3) U/L、(19. 6±2. 4) U/L。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GSH、SOD升高幅度、MDA、8-OHd G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症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 A1c、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RBP、Cys C、24 h m Alb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症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为91. 0%(91/100),常规对症治疗组为64. 0%(64/1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