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脑电图异常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和癫痫发作次数与程度的关系.方法症状性癫痫患者40例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3-01/12收治,其中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8例,发作一次患者22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两组患者均于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 h做常规脑电图.结果所有被试者均完成了测试.①脑电图对照组脑电图均正常.第1次抽搐发作后1 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异常率为83%(15/18),高于一次发作患者[54%(11/22),x2=4.835,P=0.028].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 h脑电图异常率为72%(13/18),仍高于一次发作患者[45%(10/22)],但与发作后1 h相比无明显变化(x2=2.903,P=0.088).②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第1次抽搐发作后1 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108 50±9.34)ng/L,一次发作患者为(101.41±6.7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80±3.86)ng/L,P<0.0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与一次发作患者相比也明显升高(P=0.01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 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为(105.94±7.78)ng/L,较发作后1 h无明显变化(P=0.379),一次发作患者发作后24 h[(56.61±2.99)ng/L]与发作后1 h相比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P<0.01).结论症状性癫痫发作次数越多,程度越重,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脑电图异常率越高,而且离发作期的时限越近,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越高.说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与脑电图一样可作为评估症状性癫痫患者病情及康复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卒中即脑血管疾病,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血管病变。迄今,卒中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种被公认的药物对急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我国每年花在卒中上的费用高达上百亿人民币,但是卒中治疗的死亡率、致残率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仍然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74例恶性黑色素瘤(MM)在光镜下从不同角度做了分型。13例做了电镜观察.其中5例有转移瘤。原发性和转移性无色素性MM均显示较强的S-100蛋白阳性反应。观察表明.电镜检查和S-100蛋白染色对MM的病理诊断有确定价值.尤其对无黑色素性MM的确诊尤为重要。并提出了电镜诊断MM的最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脊神经阻滞是否通过调节孕妇的内分泌水平而发挥其作用.方法测定重度妊高征患者(PIH组)2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B)和硬膜外腔阻滞(EB)组,各10例.正常未孕妇女(NNP组)12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NLP组)18例.3组经腰段脊神经阻滞前、后血浆雌激素水平的变化.雌激素的测定采用放免分析法进行测定.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NLP组雌激素水平为(71.66±19.22)pg/ml、PIH组(211.12±47.61)pg/ml较NNP组(374.16±122.61)pg/ml明显降低(P<0.01),PIH组较NLP组明显降低(P<0.05),PIH组SB(237±67.23)pg/ml,EB(288.5±61.26)pg/ml)后均较阻滞前升高(P<0.05),且EB较SB升高明显(P<0.05).结论妊高征病人较正常妊娠晚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脊神经阻滞可以提高妊高征病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硬膜外阻滞较蛛网膜下腔阻滞使妊高征病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脑电图异常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和癫痫发作次数与程度的关系。方法:症状性癫痫患者40例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3-01/12收治,其中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8例,发作一次患者22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两组患者均于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h做常规脑电图。结果:所有被试者均完成了测试。①脑电图:对照组脑电图均正常。第1次抽搐发作后1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异常率为83%(15/18),高于一次发作患者[54%(11/22),r=4.835,P=0.028]。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h脑电图异常率为72%(13/18),仍高于一次发作患者[45%(10/22)],但与发作后1h相比无明显变化(χ^2=2.903,P=-0.088)。②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第1次抽搐发作后1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108.50&;#177;9.34)ng/L,一次发作患者为(101.41&;#177;6.75)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80&;#177;3.86)ng/L,P&;lt;0.0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与一次发作患者相比也明显升高(P=0.01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d为(105.94&;#177;7.78)ng/L,较发作后1h无明显变化(P=0.379),一次发作患者发作后24h[(56.61&;#177;2.99)ng/L]与发作后1h相比明显降低(P&;lt;0.01),且明显低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P&;lt;0.01)。结论:症状性癫痫发作次数越多,程度越重,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脑电图异常率越高,而且离发作期的时限越近,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越高。说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与脑电图一样可作为评估症状性癫痫患者病情及康复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多巴类制剂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等不同抗帕药物对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按服药种类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即多巴制剂组、普拉克索组、多巴制剂联合普拉克索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1年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和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制剂组患者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多巴制剂组MoC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克索组MoC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MoC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制剂联合普拉克索可以改善PD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脑梗死急性期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血清及脑脊液可出现多种酶的异常[1],如CPK、A ST、LDH、r-GT等。这些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脑组织损害的程度和范围,因此有关酶的检测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其中,乳酸脱氢酶(LDH)是最主要的酶学指标。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实验组,男4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5±6.7岁。其中皮层支动脉非腔隙性梗死15例,深穿支动脉非腔梗15例,皮层支动脉腔梗15例,深穿支动脉腔梗17例。对照组60例,同期住院,患有慢性周围神经病,男40例,女20例。除所患疾病外,其它情况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连续脊神经阻滞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大鼠的蛋白尿具有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雌性Wister怀孕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在孕13 d实验组给予甲基左旋精胺酸甲酯(50 mg/d),治疗组手术行硬膜外置管,每日给1.25 g/L布比卡因25 μL,同时给予甲基左旋精胺酸甲酯(50 mg/d).采用磺柳酸法测定各组13,20 d 24 h尿蛋白总量.实验结果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孕13 d对照组24 h尿蛋白总量(7.47±1.74)mg,实验组(7.48±4.45)mg,治疗组(97.65±1.81)mg,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孕20 d对照组24 h尿蛋白总量(10.05±3.16)mg,实验组(94.05±20.10)mg,治疗组(32.06±8.18)mg,实验组、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连续脊神经阻滞对妊高征大鼠的蛋白尿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通过测定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探讨NO在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患者均为 2002-2003年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 24h内入院,均符合 1995年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易并发缺血性脑中风,病情较重,预后不良,已为公认。我科于2000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92例,观察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按临床表现,脑缺血程度,功能恢复的程度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