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科的急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必须及时有效地中止癫痫发作,否则将导致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1991年3月~200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对收治的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采用抗癫痫连环疗法,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论述日本对新毕业护士进行院内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简介带教科室分阶段实教的经验。  相似文献   
93.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人们进行生理、心理、社会以及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教育,引导和促使人们自觉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状态。其目的在于,通过健康教育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的始终,对各项防治措施都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由责任护土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实际,一对一地进行知识灌输是…  相似文献   
94.
由于移植外科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发展, 器官移植已成为一些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重点介绍护士在获取供体移植器官过程中应遵守的程序及护理方法, 旨在提高对器官移植供体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对30例(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尽早进行防误咽训练;改进鼻饲护理方法;实施规范化肺功能保护,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湿化气道,帮助患者科学、持久地完成床上主动、被动运动;维护胃肠功能,保持排便通畅;严格口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结果: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17例,占57%(17/30),观察组发生6例,占20%(6/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05,P<0.01)。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进的针对性干预对策,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独生子女护生的心理分析及带教对策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多子女家庭中相互协作、相互交往的成长环境 ,其成长经历与护理专业所需要的道德情感、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有较多的冲突。针对独生子女护生现状 ,分析其心理成长特征 ,采用以情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增强其技能发挥的带教措施 ,为新形势下独生子女的培养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7.
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建立和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提高静脉炎护理质量。方法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预防护理程序,通过对穿刺局部皮肤状况、静脉状况、护士操作技术、穿刺侧肢体状况、输入药物理化性质、室内环境、穿刺针和连接管、输液疗程和药物种类、患者一般状况的护理评估,合理选择血管、输液工具,改进操作技巧,给予适当的给药浓度、速度和输液顺序、严格护理留置导管、合理管理营养,每班对患者静脉情况进行评价。如出现静脉炎的早期表现,立即进入静脉炎治疗护理程序。根据护理评估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给予体位、理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比较2005年5月8日-6月30日(254例)与2006年同期(275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8%(2005年组)和11%(2006年组),P<0.05。2组患者输液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2005年4月30日(26例)和2006年同期(22例)科室注册护士对输液相关性静脉炎的态度比较,χ2=14.11,P<0.01。结论对于输液相关性静脉炎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通过建立和应用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护理程序,可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微创科就诊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微创科就诊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1周疼痛程度和舒适度,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d、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22±0.81)分、(2.22±0.8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8±1.12)分、(2.9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3.4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术后3d、术后1周舒适度的VAS评分分别为(4.48±0.41)分、(2.20±0.8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2±0.98)分、(2.96±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3.49,P值分别为0.005、0.000)。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46±1.38)d、(13.49±1.8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4.76±1.92)d、(14.86±2.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8、2.75,P值分别为0.000、0.00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8,P=0.012)。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理舒适感,减少并发症,并促使其早期伤愈出院。  相似文献   
99.
新形势下提高聘用护士卫勤保障能力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新形势下卫勤保障要求和在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聘用护士与文职护士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护士中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增设军事护理学课程至关重要。同时,强化质量控制,提高福利待遇,有助于维持军队医院聘用护士队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0.
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综述了术后疼痛的产生机理和术后止痛的进展,认为中枢和外周敏感性的增高是造成术后持久疼痛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认识,提出术后止痛的目的在于抑制或逆转传入神经冲动引起的中枢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而不是要求达到生理和病理痛觉的完全消失。术后止痛药物的种类和给药方法很多,发展趋势是阿片类,NSAID、1,2,6-IP3、醋氨酚等抗炎止痛药,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多种类和多途径的平衡镇痛及预先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