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苏海涛  林定坤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门诊的膝痛患者有一半以上是因为骨性关节炎而就医,目前尚无很理想的治疗方法.从2002年7月开始,笔者采用石氏伤科经验方牛蒡子汤加减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该文对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在传承岭南何氏骨伤及上海石氏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与创新,具体体现在:(1)手法复位时以尺骨茎突为轴,向尺侧旋转拔伸腕关节,恢复桡骨高度和尺偏角。(2)用腕关节的远侧关节面,回旋挤压近端关节面以达到复位关节面的效果。(3)针对骨折时腕部肌腱卡压在骨折端或抵在尖锐的骨折端周围的患者,提出实施理筋手法。(4)针对患者的不同骨折类型、皮肤情况,分别采用护肤垫、维稳垫、填充垫等压垫,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舒适性。  相似文献   
93.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畅  林定坤  王羽丰  黄刚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
我院自2001年购人美国枢法模第2代后路显微髓核摘除系统(micro-endoscopical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5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陈博来  林定坤  孔畅  王羽丰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属于Schatzker分型中的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行外固定架牵引复位固定,同时作有限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5~36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12例,良9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患肢功能恢复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的梳理及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但实际临床中理疗、针灸、推拿等方法的实施缺乏系统理论基础及应用现代技术基础的依据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降低了中医综合疗法的效果,成为制约提高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瓶颈.这是今后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Wells评分及D一二聚体(D—D)值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意义及灯盏花素对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疗效。方法:老年髋部骨折住院病人57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综合组各19例。中药组术后6小时开始予以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西药组术后6小时开始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综合组术后6小时开始予以灯盏花素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均连续7天。观察Wells评分、D—D值。结果:术前所有髋部骨折病人D~D值均呈阳性(〉0.5mg/L),其中12例术前D-D数值为0.5—3mg/L,而其它患者的术前D-D值均高于3mg/L,最高值大于16mg/L。术后第7天检测D—D值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仍然呈阳性表现;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按Wells评分进行分级,3组高、中、低各程度可能性患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O.05)。高度可能性中有1例术后第3天并发患侧胭静脉血栓形成,另外1例术后第7天并发肺栓塞(CT确诊);中度可能性中有1例术后第1天发生肢体肿胀、疼痛,经下肢加压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和胭静脉)。以上3例均为中药组患者。另外有2例综合组患者出现患侧肢体弥漫性皮下瘀斑、肿胀等症状。其余病例常规术后第7天行下肢加压超声检查,发现综合组和中药组各1例中度可能性患者出现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余均不同程度出现下肢静脉迂曲、探头加压静脉可变形等表现。结论:结合Wells评分系统和D—D值的围手术期检测可指导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抗凝治疗;而Wells评分中、高度可能性及D—D值阳性患者选择单纯中药抗凝治疗需慎重。  相似文献   
97.
三维正脊治疗加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三维正脊治疗加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纽,治疗组(53例):三维正脊疗法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50例):腰椎牵引配合西乐保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34%,显效率迭84.91%,对照组有效率为86%,显效率为62%。结论 治疗组疗效满意,方法简单,无需手术,且安全性高,值得规范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初步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治疗中老年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共纳入6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进行保守治疗,并结合多体位磁共振(MRI)评价椎管矢状径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全部完成多体位MRI检查和10d的治疗干预,58例患者得到随访,有效随访率96.7%.治疗2,4,6,8,10d及1年随访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d及1年随访的NDI评分也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立位、前屈位和后伸位的椎管有效矢状径分别为(8.48±1.71)mm,(9.09±2.19)mm和(7.79±2.04)mm,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前屈中立体位椎管有效矢状径的差值与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NDI评分差值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是治疗中老年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前屈位可扩大中老年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椎管有效矢状径,但椎管有效矢状径的变化与疗效的变化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根型颈椎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分析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不同体位MRI的变化,探讨可能存在的规律。方法:纳入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多体位磁共振(MRI)进行观察,测量不同体位下椎管有效矢状径及椎间盘突出指数(STI和SI)。结果:40例患者全部完成多体位MR检查。不同体位下的椎管有效矢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B,CD,EF,GH,STI和SI各值在不同体位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体位下,椎管有效矢状径存在明显变化规律: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但椎间盘的突出程度并未在前屈位时减轻、后伸位时增加。  相似文献   
100.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最为常见的非炎性滑膜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所产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我们自2001年开始应用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