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6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52.
将受阻酚AO-80加入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成功制备了氢化丁腈橡胶/受阻酚阻尼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AO-80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尼因子逐渐增大,峰值对应温度逐渐移动至室温附近;在氢化丁腈橡胶(HNBR)内部,AO-80以无定形微球颗粒和无定形聚集体两种形式存在,以这两种形式存在的AO-80均可以利用氢键作用提高HNBR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92例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总分24.00(21.00,28.00)分,其中治疗管理维度得分最低,饮食管理维度得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术后时间是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较低水平,受文化程度、术后时间影响。  相似文献   
54.
十七论胸痹病《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综合胸痹、心痛、短气并论。其实,胸痹是病,心痛、短气是胸痹病中所表现的主证。本文专论以心痛、短气为主证包括喘息、咳唾、胸满、背痛、胁下逆抢心,心中痞,不得卧等症状的胸痹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和吻合器在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肿瘤下缘距肛缘 5~ 8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 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癌肿的组织学分类、Dukes分期及术中判断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决定手术方式 ,观察保肛手术疗效和吻合器在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结果 :行 Dixon 42例 ,行 Miles 8例 ,3 2 / 42例使用吻合器吻合 ,6/ 42行前切除手法吻合 ,4/ 42行拖出式手法吻合。 42例保肛手术均未发生吻合口瘘 ,术后排便功能良好 ,3年生存率 76.4% ( 3 2 / 42 ) ,局部复发率 4.8% ( 3 / 42 )。结论 :距肛缘5~ 8cm的低位直肠癌有保肛性根治术的可能性 ,但必须全面考虑癌肿的生物学特性、病理分期、距肛缘距离等因素 ;使用吻合器可提高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和扩大前切除术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92a(miR-92a)、微小核糖核酸-196b(miR-196b)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经手术治疗的12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出现复发或转移的预后不良组(62例)和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的预后良好组(58例),临床资料、癌组织标本和随访2年的资料进行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以及ROC曲线分析,探讨癌组织中miR-92a、miR-196b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实时定量RT-PCR检测,预后不良组癌组织中miR-92a、miR-196b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miR-92a与miR-196b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肿瘤TNM分期、术前淋巴结转移、癌组织miR-92a表达和癌组织miR-196b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Ⅳ期、术前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miR-92a≥3.0和癌组织miR-196b≥3.3是NSCLC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中miR-92a、miR-196b表达量单独预测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和0.736,均低于两指标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804(P<0.05)。结论miR-92a、miR-196b在NSCLC预后不良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互为正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于临床上预测NSCLC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预测NSCCL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高原地区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睾丸的分布及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藏绵羊(4只)与小尾寒羊(5只)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与小尾寒羊睾丸相比,藏绵羊生精小管基膜及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过碘酸-雪夫(PAS)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显示,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阳性反应更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olⅣ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上皮均呈阳性表达,LN在藏绵羊Sertoli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呈弱阳性表达,而在小尾寒羊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为中等阳性表达;HSPG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肌样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均为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睾丸组织中ColⅣ和LN的分布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HSPG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固有膜可见发育良好的生殖上皮基膜以及1层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藏绵羊固有膜胶原纤维层丰富且Leydig细胞内脂滴明显。结论高原环境下藏绵羊睾丸固有膜及间质结缔组织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精上皮发育;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壁及生精小管固有膜AB-PAS阳性反应增强与Leydig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小尾寒羊睾丸组织LN表达显著增加及HSPG显著降低与生精上皮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无手术治疗指征的创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从意识、语言、吞咽、运动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动态复查颅脑CT了解血肿吸收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肿缩小时间、血肿基本吸收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地区基层中西医结合医疗卫生实施情况,以期对西部高原多民族聚集地区的基层中西医结合医疗卫生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对青海大通地区居民进行基层中西医结合医疗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目标人群对基层中西医结合医疗需要迫切,但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结论:针对以青海大通县为代表的西部高原多民族聚集地区居民基层中西医结合医疗保障亟需加强的情况,应积极完善提高当地卫生医疗水平,推广中西医结合优势治疗,加大中医药治疗的力度等,以满足基层群众对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0.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是一类罕见的附睾良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仅发现5例。为增强对该病的认识,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