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目的 总结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HT)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例HHH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HHHT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上腹痛、气短、贫血、肝区杂音等,但病情可迅速进展并出现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等并发症;彩超、CT检查示肝内毛细血管扩张、动静脉瘘、肝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多支肝动脉的HHHT患者,血管显影欠佳,而CT血管造影检查则显示清晰.15例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和发病阶段被分为无症状型、简单型和复杂型,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6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5例接受肝动脉结扎或缩扎手术,随访效果满意.3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其中1例复杂型患者介入栓塞失败,药物治疗30个月后死亡.6例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2例起始无症状,21个月、35个月后分别出现肝功能异常、腹腔积液等,其中1例死亡;4例仅行药物治疗的患者,随访示肝脏病变逐渐加重.结论 依据肝内毛细血管扩张、动静脉瘘、肝动脉瘤三大特征,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诊断意义;HHHT为进展性疾病,早期、积极的个体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保留肝周韧带及胆道供血的肝动脉结扎或缩扎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大咯血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抽取44例肺癌并发大咯血介入治疗病人给予分析,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传统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肺癌合并咯血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增强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促进身体康复,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在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9月在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21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皮下注射)和对照组(皮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注射疼痛感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能取得与皮内注射一样的临床疗效,且皮下注射患者的疼痛感较轻,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6.
盆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彰俊杰,时高峰,李彩英,付文祥患者女,52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下腹可触及约11cm×10cm×7cm肿物,界线欠清,活动差,质稍硬,右侧有压痛。B超示:盆腔实质性肿物,内回声不均CT所见:...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告10例纵隔良性肿瘤(纵隔淋巴结增生症3例,脂肪瘤4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淋巴管瘤1例).所有病例均属少见且易误诊,尤其是纵隔血管瘤,淋巴管瘤更属少见,所有病例均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重点为探讨纵隔少见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方法,发病率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8.
2例回盲部炎性假瘤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例回盲部炎性假瘤临床误诊分析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050011)马志强,时高峰,李勇,何景利,李彩英例1.男性,60岁。因腹痛伴右下腹肿物半年而入院.查体:右下腹部有6cm×5cm×5cm大小的肿物,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结肠双对比造影显示:官...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分析八例伴Q—T间期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即长QT综合征(LQTS)。均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9岁。病因均为冠心病,其中合并慢性肺心病1例、Ⅲ度及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低血钾5例、乙胺碘呋酮作用伴低血钾1例、频发室性早搏7例。治疗为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补充氯化钾、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硫酸镁静注能迅速中止TdP,心脏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对TdP的发病机理、病因及分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0.
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增强CT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CT增强程度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肺癌VEGF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经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术前均做肺部病灶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常规送病理,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手术标本的VEGF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VEGF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VEGF在Ⅱ期和ⅢA期肺癌组织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I期(P<0.01,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肺癌病灶的CT增强程度与其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在肺癌组织中呈高度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标志。肺癌的CT增强程度与VEGF表达量呈线性依存关系,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