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7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01年 Morquio 首次报道了一个家族,同胞8人中5人有房室传导阻滞。此后,Osler 等相继报道了各种心脏传导障碍的家族病例。1970年 Simonsen 等统计文献中仅报道11个家族31例病人;而据1979年 Kiriyama 等的不完全统计文献中已有58个家族247例病人。说明本病已逐渐引起重视。一、命名本病指在同一家族多个成员中发生的,以心脏传导系活动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对81例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的OPN和MMP-9表达。结果化疗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79.0%,不良反应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化疗前肿瘤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9%和84.0%,化疗后分别为13.6%和12.3%,化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化疗前OPN阳性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7.8%,阴性者为88.9%;化疗前MMP-9阳性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7.9%,阴性者为84.6%;化疗前OPN阴性、MMP-9阴性的患者化疗效果更理想(P均<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OPN和MMP-9的表达,二者的表达程度与化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术前间歇性低氧预适应对大鼠70%肝切术后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简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S组)40只;单纯大部肝切除组40只(Major hepatectomy,MH组),即在肝门阻断下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肝门阻断20 min;间断低氧预适应组40只(Intermittent hypoxia preconditioning,IHP组),术前1周将大鼠置于氧气体积分数10%的低氧环境中,每天1次,每次60 min.1周后在肝门阻断下行肝切除术(同IR组).各组分别于术后2、6、12、24、48、72、120、168 h进行取材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下腔静脉血清ALT、AST含量,电镜下观察残余肝细胞中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的变化,采用ELISA测定残肝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量,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各组中的意义.结果 MH组、S组、IHP组3组实验组中术后大鼠残肝组织中EPO水平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低氧预处理组残余肝脏中EPO含量明显高于单纯肝切除组.结论 间断性低氧预适应可以促进肝切除术后残余肝组织中EPO的表达.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术前间断低氧预适应对大鼠70%肝切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54只,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1)肝切除组(PH组),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约占总肝重的70%);(2)缺血再灌注组(IR组),即在肝门阻断下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肝门阻断20 min后开放血流,残余肝脏发生了缺血再灌注过程;(3)间断低氧预适应组(IHP组),术前1周将大鼠置于氧气体积分数为10%的低氧环境中,每天1h。1周后在肝门阻断下行肝切除术(同IR组)。各组分别于术后12、24、48 h进行取材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残余肝组织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在术后各时间点,IR组和IH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PH组,但IHP组明显低于IR组。与IR组相比,IHP组术后各时间点肝脏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Ba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低氧预适应对残余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途径可能是通过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来减少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DVT组和Control组,分别于入院后1d、术后1d、7d、14d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B)、D-二聚体(D-dime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浆FIB含量在手术前后Control组和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但术后14d降至正常;FDB手术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术前含量较低,术后同样有一过性升高趋势,术后14d逐渐降低,术后各个时间点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术前FDP含量较高,术后1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术后两组含量逐渐增高,术后7d、14d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 DVT组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预防及治疗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D-二聚体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实验室无创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6.
典型病例 患者,男,78岁。因突然喘憋1小时求诊。患者自幼有哮喘病病史(70余年),20岁前发作频繁,以后发作渐少。近5年来,偶有发作,其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接触冷空气等,除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哮喘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服用氨茶碱和抗生素缓解)外,剧烈运动、接触冷空气诱发的哮喘发作,一般持续10~30min即自动缓解。发作前1天,患者听说“舒喘片”能根治哮喘病,即去药店购买了两种“舒喘片”(成都迪康制药公司生产的“迪康”舒喘片和山东鲁泰环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舒喘片),于当晚20时左右各取2片自行服下。21时左右,突然出现喘憋,逐渐加重,伴窒息感、濒死感。22时被120救护车送入急诊科。体格检查:T36.3℃,P122次/min,R32次/min,BP170/110mmHg。意识存在,语言表达困难,呼吸急促,呈显著的呼气性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鼻咽部黏膜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相似文献   
37.
李广  王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55-1355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前牙外伤患者,因牙齿脱位,松动或移位,需要做松牙固定。常用方法多为复位后,采用牙弓夹板,树脂夹板,八字结扎等固位方法,这些方法存在椅旁工作时间长,操作较为复杂,松动牙移位,患者感觉不舒适等缺点,笔者在工作中采用改良结扎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8.
39.
回顾性总结7例左心人工瓣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7例患者均有突发气促或气促突然加重的临床表现,2例出现急性肺水肿;5例表现为快室率房颤,4例人工瓣音变钝,3例人工瓣音消失;7例凝血酶原时间均小于对照值的2倍,超声心动图均有机械瓣血栓性团块或机械瓣启闭障碍;2例尿激酶溶栓后机械瓣血栓消失。提示左心人工瓣血栓形成临床经过比较凶险,抗凝不充分是其主要原因,人工瓣启闭音变钝或消失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早期确诊的主要手段,尽早溶栓是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直肠癌Dixon术后直肠阴道瘘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直肠癌发病中以低位居多,随着对直肠肿瘤远端浸润的重新认识,器械低位吻合的技术成熟,使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增多。另外,早期病例发现增多、术前应用放疗、病人对生存质量的重视等,使保肛手术范围更为扩大。但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增多,直肠阴道瘘则是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处理困难,单纯保守治疗难以奏效。我们总结此类病例,以探讨其防治措施。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患者,肿瘤距肛缘5~9cm,术后病理证实为DukesB~C期直肠癌,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6.0±7.8)岁,均行Dixon术。其中,中、高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例。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