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52篇
医药卫生   62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了解实验性血瘀证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基因表达及其分泌NO的变化。【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模型组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并相应测定分泌的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体内血管内皮细胞中组成型NOS(cNOS)基因表达以及血浆和原代培养液中NO水平皆明显下降(P<0.01),同期血浆中NO含量与内皮细胞中cNOS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39,P<0.01)。两组间体外培养的传代细胞中cNOS基因表达及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NO水平都比各自原代培养液中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短期内血瘀证兔模型体内内源性NO水平降低主要是cNOS基因表达下降导致的,随时间的延长,不排除诱导型NOS(iNOS)及体内其他因素对分泌NO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自拟的补肾益智方对大鼠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海马内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15月龄老年Wistar大鼠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4周加上鹅膏草氨酸(ibotenic acid,IBO)脑内Meynert核注射制作AD模型,然后随机分成AD模型组、双益平治疗对照组、补肾益方高剂量治疗组、补肾益智方低剂量治疗组,另设正常老年对照组和正常青年对照组。动物经治疗处理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CA3和齿状回生状回生长抑素免疫阳性和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补肾益智方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CA3和齿状顺生长抑素免疫阳性和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补肾益智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CA3和齿状回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其积分光密度较AD模型组有增加趋,有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肾益智方对D-半乳糖腹腔注射4周加上鹅膏草氨酸(IBO)脑内M synwiyt核注射制作的大鼠AD第马内生长抑素(SS)神经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内皮素和一氧化氮 (NO)改变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 (ET)和组成型NO合成酶 (constitutivenitricoxidesynthase ,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清导致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ET - 1mRNA表达升高 (P <0 .0 1) ,cNOSmRNA表达下降 (P <0 .0 1)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r=- 0 .857,P <0 .0 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中ET基因高表达及cNOS基因低表达导致的二者平衡失调在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院共施行动脉导管未闭 ( PDA)手术 33例均获成功 ,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病例随访至今 ,无一例导管再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 7例 ,年龄 3~34岁 ,其中 3~ 1 4岁 2 1例 ,1 5~ 2 9岁 9例 ,30~40岁 3例。术前无证状者 1 1例 ,有不同程度活动后心悸气促 2 1例 ,活动后昏厥 1例。体检 :全部病例胸骨左缘第 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2 7例P2 亢进并于左胸壁扪及震颤。周围血管征阳性 6例。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厚或双室肥厚 2 1例 ,右房肥厚 9例 ,ST段改变 3例 ,X线心…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治疗对大鼠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用SIM或SR和较低剂量SIM联合较低剂量SR处理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ALP活性和TRACP活性。结果与单独使用SIM或SR相比,SIM+SR联合处理使成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而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能力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SIM或SR相比,SIM+SR处理使成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破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较低剂量的SIM+SR比单独使用较高剂量的SIM或SR,更能显著通过AKT/GSK3β/β-catenin/NFATC1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儿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吸氧、平喘、抗病毒、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疗程10~14 d。观察组患儿入院的第1天给予红霉素,剂量为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 d。对照组患儿给予等剂量的注射用5%葡萄糖液,1次/d,疗程为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总时间、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皮疹、呕吐、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能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监测2019年包头市11所三级医院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的构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室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上述医院的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全自动药敏仪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8年版 M - 100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201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9年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菌8 4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278株,占比27.0%,革兰阴性菌6 152株,占比73.0%。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分别为65.5%和12.8%,未检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粪肠球菌(EFA)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EFM),EFA中检出2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EFM中检出1株替考拉宁耐药菌株、2株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和ESBLs(+)克雷伯菌属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6.0%和16.8%。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 的检出率分别为0.5%和1.1%,CREC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00%,远高于CRKP的29.4%。结论 本地区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继续做好耐药监测工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88.
哮喘患者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Eos)被认为是活化了的Eos。地塞米松(DM)对不同密度Eos凋亡的影响,研究很少。本研究用DM干预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的Eos,以原位杂交方法观察Fas 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Eos凋亡,以了解DM促进不同密度Eos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复方福尔可定糖浆与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用于肺癌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至5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伴有肺癌相关性咳嗽的中晚期肺癌患者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1)观察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62.3±10.4)岁;给予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2)对照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62.0±8.1)岁;给予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剂量均为每次15 ml, 每日3次, 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的镇咳有效率、咳嗽严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测评(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评分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研究, 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控制肺癌相关性咳嗽。治疗后第3天,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镇咳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73.3%(22/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治疗后第5天,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镇咳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86.6%(26/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观察组治疗前中重度咳嗽患者占56.7%(17/30), 对照...  相似文献   
90.
以轻质烷烃异构化中试放大用的丝光沸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运用“原位”红外反应技术和催化剂活性评价手段,并结合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探讨了正已烷异构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可用五配位反应中间物种机理解释正碳离子的生成。用双分子六元环反应中间物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正已烷在氢型丝光沸石(HM)上的异构化过程。对正已烷在Pd/HM上的反应过程也可用正碳离子机理结合双分子六元环中间物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