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将20例COPD患者分为发作组、缓解组和肺心组、非肺心组,测定IL-2活性、淋巴细胞转化、T细胞亚群(共四项)和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COPD患者IL-2、淋转及CD3+率下降,NK活性代偿性增强,发作组与缓解组组间差异不大,若按肺心和非肺心重新分组,则七项指标在普遍出现异常的基础上,有五项组间差异明显,肺心组CD3+率、CD4+率下降更为显著,CD8+率升高,NK活性更高。结果表明,COPD在反复发作并演变成肺心病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特发性三尖瓣环起源的PVCs/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PVCs/VT起源部位的时钟点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r(R)波高度及s(S)波深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消融成功19例(95.0%),均无并发症发生,失败1例。其中17例消融成功、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VT的心电图特征存在下列变化规律:由三尖瓣环后侧壁→侧壁→前侧壁,下壁导联的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同时r或R波呈Ⅱ〉aVF〉Ⅲ、S或S波呈Ⅲ〉aVF〉Ⅱ的变化趋势;aVL导联的R波逐渐变浅;aVR导联的QS波逐渐变深;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和/或VT者下壁导联的r(R)波高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正相关(P〈0.05),而s(S)波深度、aVL导联的R波高度及aVR导联的QS波深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起源于三尖瓣环的PVCs/VT是特发性PVCs/VT的一个亚组,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三尖瓣环不同起源PVCs/VT的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将有助于消融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快速开颅技术在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收治时间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行快速开颅术。对照组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行常规开颅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完成整个骨窗时间为10~15min,平均(13±5)min;对照组完成整个骨窗时间25~30min,平均(28±4)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中病死率36.7%,对照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采用ADL评分评定疗效,观察组良好率46.7%,对照组良好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快速开颅技术治疗脑疝期颅内血肿,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5例作为心衰组,测定其血浆血浆脑钠肽(BNP)和MMP-2、MMP-9含量,同时经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MMP与BNP、LVEDd和LVEF的相关性分析。此外选取冠脉造影且心功能正常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结果:心衰组血清MMP-2、MMP-9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和冠脉病变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且MMP-2、MMP-9与BNP(r=0.79,0.75;P〈0.01)、LVEDV(r=0.34,0.36;P〈0.01)、LVEF(r=-0.33,-0.38;P〈0.0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清MMPs可能参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左心室重塑,其浓度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30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27例,失败3例。术后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安全、有效,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艾滋病防治对象对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的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重点科室(妇产科、皮肤科等)的就诊人员、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娱乐场所女性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HIV防治服务接受意愿及利用情况等。结果共调查了755人,其中29人HIV阳性。在726名HIV阴性人员中,555人(76.4%)表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的HIV检测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月收入较高(1000~1999元、2000-2999元)、知晓艾滋病知识和以前接受过HIV检测的服务对象,更愿意接受HIV检测,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D分别为2.51(1.18~5.37)、2.35(1.28~4.32)、2.07(1.14~3.77)、1.85(1.25~2.75)。结论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HIV检测服务有较高的接受意愿,但也存在诸如担心歧视、个人隐私暴露和业务能力不高以及自身艾滋病知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HIV检测需要加强受检者隐私保护,同时要扩大HIV防治宣传和提高社区医生的HIV咨询检测知识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感染者对早期治疗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浙江、湖南部分地区的HIV单阳家庭感染者进行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对于早期治疗的认知和态度等。结果共调查HIV单阳家庭感染者207人,平均年龄为(39.8±9.9)岁,早期治疗的可接受率为71.5%(148人),影响其接受早期治疗的因素为:认为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认为早期治疗可以预防配偶感染和配偶支持治疗,优势比(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4(1.30~3.19)、5.69(2.22~14.63)、3.40(2.12~5.48)。结论 HIV单阳家庭感染者对早期治疗的可接受性较高。对于早期治疗的认识、配偶态度和医生的宣教,是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乘数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乘数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暗娼人群、静脉吸毒人群、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方法 运用乘数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结果 乘数法对绵阳市市区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和乐山市市区静脉吸毒人群的估计分别为5080人和1703人,未能对成都市市区同性恋人群基数做出较好估计。结论 运用乘数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实施简易,结果可信,但需注意乘数法的适用人群和实施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曾刚 《安徽医药》2005,9(2):101-102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以凯福隆治疗,疗程7 d,分别观察临床疗效、药敏试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和7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药敏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及恶性胸水中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 Foxp3 +Treg,Foxp3 +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26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胸水中淋巴细胞及上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上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