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六安市中药资源分析与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六安市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从加强环境保护、道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与中药资源开发并举以及加强科技协作与普及等方面来发展中药产业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52.
东亚钳蝎生药学及药理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蝎子是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喜欢温热环境.广泛分布于全球除寒带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就我国而言.自南方海南省至北方边陲黑龙江省均有分布.全世界约有600多种.我国有10余种之多.其中东亚钳蝎为药用全蝎的原动物.在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遍布于我国10余省,其中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安徽等省分布较多。其干燥整体人药.称为“全蝎”.具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蝎毒也具有很强的镇痛和较好的抗癫痫、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优化微波提取黄精药材中总皂苷的工艺,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与Box-Benhken响应面法相结合,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微波加热功率等工艺参数对黄精总皂苷得率的影响。通过全波长扫描比较了人参皂苷Rb1、薯蓣皂苷元和菝葜皂苷元三种对照品与样品最大吸收波长。结果:响应面优化后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40 s。扫描结果显示菝葜皂苷元和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460 nm。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精总皂苷的提取方法切实可行,为黄精的提取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矿物药是中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载矿物药41种。唐《新修本草》矿物药又增加14种。至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收载的矿物药已达139种。 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52卷,收药物分为61部,60类,共收载药物1897种,附方万余首。该书把矿物药分别记述在土部、金石部,特别在金石部中载述比较完整,“乃集其可以济国却病者一百六十一种”。现就关于该书中矿物药的分类与鉴定方法谈谈窥斑之见,不妥之处,祈望同道教正。 一、分类方法 李时珍将矿物药金石部分为四类,即金、玉、石、卤。《本草纲目》161种矿物药分类排列和现代矿物学的分类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55.
牡丹为芍药科植物,主产于安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等省,其中以安徽的铜陵和南陵所产"凤丹"为丹皮中之珍品,为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56.
咸秋石的抗炎,退热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咸秋石的抗炎,退热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蛋清足跖浮肿容积法和化学刺激致热退热法,结果:该药和阿斯匹林均具有抑制蛋清性足跖肿胀和缓解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且其水煎液(0.8g/kg和1.6g/kg)作用效果差别不太,但1.6g/kg的咸秋石水煎液对大鼠有明显利尿,排便增多的现象,结论:咸秋石具有一定的抗炎,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万佛山珍稀药用植物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安徽省舒城县境内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进行资源调查。结果:发现万佛山珍稀药用植物2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6种,三级保护植物10种,安徽珍稀药用植物9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调查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对资源的保护及永续利用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保护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特色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牯牛降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0科58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8种,其他珍稀药用植物40种。在58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中,28种是常用中药材的正品来源,12种是中国特有的第四纪以前孑遗植物。结论 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丰富,需合理利用,并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59.
目的:重新制订牡丹皮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采用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地及市场药材商品调查,梳理当前市场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现状,提炼牡丹皮商品分级的规律及核心要素,针对这些划分要素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所收集的多批次样品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对牡丹皮质量影响较小,直径与多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分布于皮部的芍药苷等小分子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但幅度有限。结论:通过揭示不同划分要素所致的牡丹皮药材内在质量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了牡丹皮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即按产地划分为"凤丹皮"与"其他产区"两个规格,其他产区又根据去皮与否划分为"刮丹皮"和"连丹皮"两个规格,各规格项下又按照直径和长度分为不同等级。  相似文献   
60.
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材硫黄熏蒸的历史沿革,硫黄熏蒸对中药材的影响,硫黄熏蒸中药材的鉴别、检测方法及硫黄熏蒸中药材的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发现硫黄熏蒸不仅能改变部分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还可导致中药材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且带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药材二氧化硫限量标准的研究,制定可行的中药材硫黄含量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