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医药卫生   526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不同部位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影响,寻求最佳刺激部位。方法选择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 版(ASIA 2006)残损诊断和分级标准的108 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导尿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 例。导尿组只行间歇导尿;对照组采用电针刺激八髎和会阳等穴,并进行间歇导尿;试验组采用经颅电针刺激足运感区、腹六区等穴,并进行间歇导尿。检测治疗前后的逼尿肌压力,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自主排尿、导尿量、残余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逼尿肌压力和逼尿肌反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尿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与导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能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932.
张强 《大众健康》2024,(1):16-18
<正>多项任务积攒在一起,让“打工人”经常需要加班,压力自然加倍。“压力山大”成为“打工人”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是指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换言之,压力是当个体遇到紧张事件或环境刺激,现有的能力和资源难以应对,从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情绪,或者心跳加速、肌肉紧绷、失眠等生理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3.
"老寒腿"是民间的说法,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往往认为,热水泡脚是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症状的最便捷之法.但对于有下肢血管病的患者,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热水泡脚可能从三方面导致血管疾病恶化.首先,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糖尿病足患者的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不能准确把握水温,一不小心就会烫伤.其次,高温会增加组织耗氧量,加重血管闭塞时的下肢缺血,导致疾病恶化.最后,对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来说,其静脉回流有障碍,热水泡脚虽然能扩张动脉供血,但会加重静脉回流的负担.  相似文献   
934.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自报高血压的准确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以实际测量的诊断血压水平作为金标准,计算自报高血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影响准确度的因素。结果 自报高血压的灵敏度低(56.3%),但特异度很高(96.9%),Kappa系数为0.57。影响自报准确性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医疗服务利用频率、糖尿病史和医疗保险。结论 自报数据低估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但不同亚组人群的自报数据的准确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935.
目的:研究并建立遵义白及药材HPLC指纹图谱识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识别共有模式。结果:建立白及药材HPLC指纹图谱识别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白及和白及对照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HPLC指纹图谱标定为13个共有峰,10批不同产地白及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95,3批知母药材相似度均小于0.20。结论:白及药材HPLC指纹图谱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用于白及的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936.
目的 探索GALNT12的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数据库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明确GALNT12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病人的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构建GALNT12shRNA慢病毒载体并包装GALNT12shRNA慢病毒,以此为工具构建GALNT12沉默的白血病THP-1细胞系。采用杂乱序列(shScramble)的慢病毒感染的THP-1细胞系做对照,进而观察GALNT12沉默的白血病THP-1细胞和shScramble的慢病毒感染白血病THP-1细胞生长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术收集GFP阳性细胞并用于观察GALNT12对 AML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对三个数据库中AML病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GALNT12的表达与AML患者的生存周期呈显著的负相关;且GALNT1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系中高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了GALNT12沉默的白血病THP-1细胞系。 研究发现,GALNT12 shRNA1干扰的THP-1细胞与shScramble相比,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结论 本研究证实GALNT12的表达能够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也为寻找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分子靶点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37.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在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421名体检人群中,检出NAFLD 245例(17.2%),男性NAFLD发病率为23.9%,明显高于女性的8.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AFLD患者性别、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体质指数水平、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和吸烟的比例显著高于非NAFLD人群;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G 、TC、ALT、GGT和BMI水平高、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为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为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减轻体质量,维持正常血脂和血糖水平是防治NAFLD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38.
目的调查青海藏区高原的藏族儿童泡型包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影像学和血清学方法对玉树州、果洛州在校小学生开展泡型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 B超共调查儿童19 629人,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为1.13%(221例);血清学调查9 888人,总阳性率为12.59%(190例)。玉树州和果洛州儿童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分别为0.42%(31/7454)、1.57%(190/12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P0.005);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4.26%(302/7081)、18.56%(1 835/9 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7,P0.005)。儿童患病率最高的3个县为果洛州的达日县4.31%(106/2461)、班玛县1.92%(26/1 351)和玉树州的称多县1.11%(18/1 612)。男童和女童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分别为0.91%(91/9 954)、1.34%(130/12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05);男童和女童血清学总阳性率为12.10%(1 037/8 568)、13.09%(1 100/8 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P0.05)。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05)。泡型包虫病患者P1a型占67.76%(145/214),P1b型占10.75%(23/214)、P2型占16.36%(35/214)。患者病灶直径5cm者占87.38%(187/214),10 cm者仅占2.80%(6/214)。结论青海南部藏区高原儿童存在泡型包虫病的严重流行,但多数患者为泡型包虫病早期,应加大儿童泡型包虫病的筛查力度,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3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析仪检测LDLC颗粒大小、sd LDLC颗粒数及sd LDLC所占LDLC的百分比(简称sd LDLC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CSK9。结果冠心病组LDLC颗粒大小低于对照组(264.07±6.78比267.37±5.15,P0.01),sd LDLC颗粒数多于对照组(5.0±9.5比4.0±5.0,P0.05),sd LDLC百分比大于对照组(5.95%±10.50%比3.70%±5.85%,P0.01)。冠心病组血清PCSK9显著高于对照组(15.48μg/L比14.95μg/L,U=-2.74,P=0.006)。冠心病组血清PCSK9与sd LDLC百分比、LDLC呈正相关(r=0.212,P=0.034;r=0.202,P=0.032)。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CSK9与sd LDLC百分比呈正相关,抑制PCSK9可以预防冠心病。  相似文献   
940.
目的观察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治疗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6月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患者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大于3周,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13例,均给予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75±1.67)个月,疗效优良率92.3%。无骨不连及钢板断裂出现,无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发生,无切口感染及HIV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 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在4周内手术治疗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HIV阳性骨折患者应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