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948例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48例患者在抗菌药物1841次的预防性使用中,合理1039次(56.44%);基本合理189次(10.27%);不合理613次(33.29%)。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用药时间过长,给药时间不当,剂量过大,选药不正确,非适宜指证,给药次数过少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为此,应加强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62.
呼吸机外部装置病原菌污染及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机外部装置不同时间不同部件病原菌污染情况,以指导不同科室制定呼吸机外部装置消毒灭菌实施细则。方法2001年10个月期间对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30例呼吸衰竭患者,于连续通气后的24、487、2 h对其呼吸机外部装置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共采集标本327件,其中193件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59.02%,居前5位的病原菌均为G-杆菌。结论NICU呼吸机外部装置随使用时间的延长,病原菌数量显著增加,因此,医疗机构内不同科室应根据本科室收治患者的病种和特征做好调查,并据此制定本科室消毒灭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63.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4,他引:11  
目的考查依据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干预措施前的2004年3月及干预后的2005年3月全部住院病例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抗菌药费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P<0.001)。结论采取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抗菌药费,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社会、医院和患者均有益。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所致侵袭性念珠菌病持续性增多,现将我院4例病例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女,73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胸闷、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以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双肺感染收入院.入院当日体温37℃,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Velcro啰音,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入院第2天患者呼吸衰竭加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入院第4天患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及Velcro啰音,予深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5.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为筛选高危人群,有效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曾留置中央导管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随机种子为20180708),对建模组数据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β值赋予各危险因素相应的分值,建立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依据建立的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对验证组病例进行评分,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利用R软件构建决策曲线。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住院手术次数≥3次、住ICU日数≥2 d、中心静脉置管日数≥7 d、使用抗菌药物等是老年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分模型中相应的分值分别为3、4、4、9分,得分13~17分为高风险人群;评分模型在建模组数据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依据验证组患者风险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0。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01~0.05区间内风险评分模型的净获益较高。结论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和应用价值,可用于老年患者CLABSI的易感高危人群识别,做到早期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综合医院的医院败血症发生情况,我们对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败血症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利用脐动脉血流速度监测孕晚期及分娩期胎儿的脐动脉阻力,通过对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形分析,结合胎心监护,间接判断胎盘血流,脐带血流速度有无异常,决定正确的分娩方式,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42例孕妇,其中S/D、PI、RI增高者118例(异常组),随机选择正常者100例(正常组),配合NST监护,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合并IUGR及妊高症时S/D,RI值变化最大,分别为S/D6.47 ± 0.45、4.14±0.18,RI0.97±0.33、1.01 ± 0.65,监护阳性行剖宫产者25例,与正常组比较,P<0.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平分比较P>0.01.结论说明通过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异常,新生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高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高龄老年患者(老年组)和非老年成年患者(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科室分布等。结果老年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对照组成年患者(3.38%vs 1.45%,P0.05);老年组医院感染者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所占的比率高于对照组,患脑血管疾病比率低于对照组。老年组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62%vs 28.00%;15.44%vs12.02%;6.03%vs 3.15%)。老年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高于对照组(6.85‰vs 3.95‰;RR95%CI=1.209-2.485,P0.05)。老年组医院感染病例分布在内科系统的比率高于对照组(52.71%vs 40.03%),分布在ICU的比率低于对照组(33.52%vs 41.19%)。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其人口特点密切相关,应针对其特点进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69.
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宜与时俱进,顺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尽早开设诸如医院感染学这类同时涉及预防与临床的课程,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70.
某重症监护病房鲁氏不动杆菌暴发定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0年 8月上旬 ,宣武医院某重症监护病房 (ICU) 6位使用呼吸机的病人中 ,先后有 4人 5例次痰培养检出鲁氏不动杆菌 ,虽然临床感染征象尚不明显 ,但已呈现出细菌暴发定植的态势。为查明造成本次暴发定植的主要原因 ,防止鲁氏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暴发 ,对该ICU进行了现场采样调查分析。1 .对象与方法 :①对该ICU环境物表、空气、医护人员的手、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痰、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采样。②采样时间为上午 9∶30 ,为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较多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