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崔速南 《山东医药》1996,36(8):42-43
HFRS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0021)崔速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HFRS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1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弥漫性肺泡一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是HFRS的主要发病机制。病毒的直接作用和变态反应可致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2.
长期服用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口服联苯双酯的抗病毒作用及安全性,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寻找一种有效而廉价的药物。方法:患者96例,其中男68例,女28例,平均年龄27.93岁(13~65岁),联苯双酯45.O~67.5mg/d,分3次口服,疗程12个月以上。观察患者的生化反应和病毒学反应。结果:经联苯双酯治疗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均迅速降低,1月后ALT恢复正常者72.92%。血清HBeAg阴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均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治疗30个月时HBeAg 阴转率达47.5%.HBV DNA阴转率达35.42%。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长期服用联苯双酯不但具有良好的降酶作用,尚具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血清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56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细菌感染98例,病毒感染258例,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CT,结果分为<0.5ng/ml;≥0.5ng/ml;≥2.0ng/ml和≥10ng/ml四个等级。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若以血清PCT≥0.5ng/ml以上为阳性标准,并结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参数,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72.0%,阳性预测值为49.4%,阴性预测值为99.5%,阳性拟然比为3.53,阴性拟然比为0.018,诊断符合率为77.80%。血清PCT阳性患者SIRS、MODS和MOF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PCT阴性患者(P<0.01),5例死亡患者血清PCT均阳性,其中3例≥2ng/ml,2例PCT≥10ng/ml。结论: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可用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结合SIRS参数可提高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行依据;同时,PCT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PCT在由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在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介导下产生的一种持续过度炎症反应。常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诱发,可导致器官组织损害,功能障碍。各种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时,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抵御感染能力低下,容易并发SIRS,造成病情恶化。为提高对SIRS的认识,分析SIRS在肝硬化合并腹水中的意义,我们进行以下有关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55.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内源性一氧化氮(NO)即80年代初所认为的血管内皮松弛因子,由NO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其性质极不稳定,半衰期仅为3~5秒,易被氧化成NO_2,在H_2O的存在下以稳定的硝酸根(NO_3)和亚硝酸根(NO_2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检溅体液中的NO_3/NO_2可间接反映体内NO的水平。人体内NOS分布广泛,根据存在部位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原生型(cNOS)和诱生型(iNOS)。cNOS主要分布于内皮细  相似文献   
56.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崔速南汪明明张娟吴世英于淑丽一氧化氮(NO)是近年在人体内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已认识到其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探讨人体内NO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我...  相似文献   
57.
恩替卡韦(Entecavir是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可选择性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在HepG 2.2.15细胞株的研究中,恩替卡韦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是拉米夫定的30倍。为进一步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进行了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58.
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在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内复制所致,病情凶险,在地中海一带广泛流行。意大利南方及部分岛屿是内脏利什曼病高发地区,自二战结束后的40年内,每年的发病人数下降10~20例,但此后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2000年和2001年每年的发病人数接近200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20世纪40年代到1990年,锑酸葡胺是意大利治疗内脏利什曼病唯一的一线药物,此后逐渐被两性毒素B类药物所取代,为全面了解这一变化,作者进行了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抗原HLA-D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肝炎肝硬化患者66例分为脾未切除38例(A1组)和脾切除28例(A2组),以慢性乙型肝炎46例(B组)和健康者22例(C组)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及HLA-DR抗原.结果 A2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细胞分别为(41.59±6.79)%、(22.64±6.87)%和(19.16±7.28)%,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CD19~+B细胞为(27.63±9.15)%,显著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HLA-DR抗原在CD3~+、CD4~+及CD8~+T细胞上的表达为(25.42±5.51)%、(22.36±4.90)%和(28.53±8.35)%,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3~+、CD4~+、CD8~+T细胞数量减少和细胞活性下降,以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0.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正致力于用B型超声来检查各种胃部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有报告认为B超对胃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3.6%,胃肿瘤显示率可达95.5%。本文仅就胃部常见肿瘤的B超显象诊断作一简要综述,供参考。一、超声检查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禁食饮水探测法,具体方法如下:患者禁食4~6小时,检查前肌注丁基溴东莨菪碱20mg(或其它抗胆碱能药物)以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