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分析血清PCT水平与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 3 5 6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结果 :以血清PCT≥ 0 5 μg·L-1以上为阳性标准 ,并结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参数 ,其对细菌感染 (含立克次体病 )诊断的敏感性为 98 7% ,特异性为 72 0 % ,阳性预测值为 49 4% ,阴性预测值为 99 5 % ,阳性拟然比为 3 5 3 ,阴性拟然比为 0 0 18,诊断符合率为 77 80 %。血清PCT阳性患者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PCT阴性患者 (P <0 0 1) ,5例死亡患者血清PCT均阳性。结论 :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可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结合SIRS参数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PCT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病情的轻重 ,可作为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2.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肝外表现,包括口腔粘膜苔藓、相关性肾病、B细胞淋巴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其病理损伤机制不清,可能涉及到免疫损伤或病毒直接侵犯作用。了解这些肝外表现有助于提高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认识,对所出现的临床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3.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HSV)属DNA病毒,分2个亚型,即:HSV-1和HSV-2。前者主要引起口腔和咽部感染;后者主要侵犯生殖道,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感染病原之一。HSV具有很强的潜伏能力,在潜伏数月或数年后可重新活动,导致疾病发作。在过去30年中,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播散性感染的病死率已从85%下降到29%,  相似文献   
44.
2002年夏季在马尔代夫共和国出现大量发热性病例,同年9月当地卫生部门开始怀疑为恙虫病流行。从2002年5月28日至2003年4月17日共有168例确诊为恙虫病,10例死亡,发病人数比较集中的是在Gaafu Dhaalu Atoll,共74例,其中的Gadhahoo岛就有57例,死亡3例(2000年全岛人口1719人)。在此之前,马尔代夫的最后几例恙虫病发生在二战期间,患者是英国驻军。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初始治疗与接续阿德福韦序贯治疗的抗病毒疗效。方法: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分为初始组(35例)与序贯组(28例),序贯组为服用阿德福韦耐药或疗效不佳的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0.5mg,qd,同时适量加用保肝降酶药。定期检测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结果:初始组HBVDNA低于不可测水平的例数在治疗第6个月以后明显高于序贯组,在治疗12个月时达到94.3%(P<0.05);初始组HBeAg和HBeAb的S/CO值在治疗第8个月后明显低于序贯组,在治疗第12个月时有3例(8.6%)HBeAg/HBeAb转换,序贯组无HBeAg/HBeAb转换。生化学指标的变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6个月以后2组生化学指标均复常。结论:恩替卡韦初始治疗的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阿德福韦耐药或疗效不佳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46.
艰难梭菌 (Clostridiumdifficile)是发达国家院内感染性腹泻的最常见病因。本文对恶性血液肿瘤并中性白细胞减少患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CDAD)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 3 71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 ,这些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出现 875次中性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细胞培养法从粪便标本中检测艰难梭菌毒素以确定肠道艰难梭菌感染。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定义是WBC <1×1 0 9/L或中性白细胞 <0 5× 1 0 9/L。若患者出现发热、腹部症状 ,放射学或超声学检查证实肠道受累者诊断为小肠结肠炎。治疗有效的定义是 ,经 …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 (CSF)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 6 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和CSF的PCT ,其中病毒感染 33例 ,细菌感染 2 8例。结果 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患者 (P <0 .0 0 1) ,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性为 78.8%、敏感性为 10 0 %、阳性预测值为 80 .0 %、阴性预测值为 10 0 %。CSF的PCT检测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PCT升高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与慢性HBV活动性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96例慢性HBV感染并有炎症活动者,其中慢性乙肝组(40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组(30例),慢性重型肝炎组(26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以β actin作为内参。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其中慢性重型肝炎组表达水平最低,活动性肝硬化组次之。结论慢性HBV感染并有炎症活动者均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表达不足,病情越重表达水平越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泛素mRNA的低表达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9.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障碍者,其临床表现与结核病相似。本文对些主要的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0.
HBV感染后主要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发生肝细胞损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在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CTL和NK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有两条重要路径,一是Fas-Fas配体系统的杀伤作用,二是穿孔素-颗粒酶的杀伤作用。这两条杀伤途径彼此独立存在,即靶细胞损伤可是Fas-Fas配体或穿孔素-颗粒酶的单独作用,也可是两者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