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女,55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d,加重伴意识障碍1d"于2020年11月27日急诊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d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行走,同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就诊于外院,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颅内压、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1d前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伴意识障碍.既往高血压病史11余年,平素规律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 mmHg(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10余年,两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植入冠状动脉支架1枚;同期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肺中叶肺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22.
周鹏  林建群  孙渊 《海峡药学》2011,23(6):25-28
CYP450是人体中参与药物代谢的重要酶系之一,催化多种内源、外源化合物,特别是多种临床药物的生物转化。近年来,对细胞色素P450的结构、功能、药物代谢及其基因型和表型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YP450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和药物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3.
椎管造影,系临床常用的一种造影方法,尤其对某些症状不典型的慢性腰腿痛患者的进一步确诊,椎间盘髓核擒除术前的必要定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110例椎管造影中出现的阳性X线征象,部分病例结合手术所见加以分析,並就椎管造影的适应证,对慢性腰腿痛患者协助诊断的意义,造影剂的选用,造影术中须注意的事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4.
孙渊 《吉林医学》2012,33(25):5530-5532
<正>转子间骨折是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与之伴随的骨质疏松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约占髋关节骨折的一半。老年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内科疾病,传统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压疮、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7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Ⅰ组应用蠲痹通络汤加味为基本方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治疗Ⅱ组只应用蠲痹通洛汤加味为基本方,对照组应用布洛芬片内服。疗程为1个月,并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症状、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Ⅰ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Ⅱ组(P<0.025);治疗Ⅱ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蠲痹通络汤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布洛芬,而蠲痹通络汤加味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治疗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6.
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1911年Hibbs和Albee首次介绍脊柱融合术的稳定性,Mercer于1936年提出脊柱融合理论,该观点逐渐被广大的脊柱外科医师所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主要应用于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弯及椎间盘源性疼痛等疾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不同术式,手术由原来大切口开放性手术转化为小切口或经皮借助于特殊工作通道的微创手术,本文就不同的腰椎椎间融合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告我科自1982—1990年间收治的胸椎椎管狭窄症40例,其中多数为氟骨症所致。该文重点对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症进行讨论,并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R)对雌性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MC3T3-E1成骨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DEX 10-5 mol·L-1、ICR 10-6 mol·L-1、雌激素(E2)10-8 mol·L-1及ICI182780(IN)10-5 mol·L-1干预MC3T3-E1成熟分化过程,并通过real-time RT-PCR、Westen blot、MTT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测定对应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ICR和E2一样能够明显提高成骨细胞ALP、OPG、OC和Runx2的表达,并能够显著降低RANKL和Dickkopf的表达,对应的OPG和RANKL蛋白的表达量与mRNA的表达量相一致。ALP活性、细胞增殖能力以及Ga2+结节数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同时ICR和E2都能够有效回复DEX诱导的成骨抑制效应,这种调节效应能够被IN有效的阻断。结论 ICR具有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激活效应,并能够有效的缓解DEX诱导的成骨抑制效应;其促成骨效应具ER依赖性。  相似文献   
29.
本综述通过检索GoogleScholar以及Sci—enceDirect查阅大量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染料木黄酮抗骨质疏松机制、抗骨质疏松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多角度综述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与雌性激素受体α的结合力大于雌性激素受体β的结合力,且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主要作用受体是雌性激素受体α,在抗骨质疏松研究中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包括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的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确切,而毒副作用则明显的低于双磷酸盐和特立帕肽。植物雌性激素染料木黄酮可能在未来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具有成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潜质。  相似文献   
30.
【病例】患者女性,66岁,身高154cm,体质量69.8kg,PS评分2分。因确诊卵巢癌4年余,发现CA125升高3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排除化疗禁忌证后,于2013年6月25日开始行GC(吉西他滨、卡铂)方案化疗。25日下午输毕吉西他滨针,接卡铂针约3~5min时,患者出现眼睑、颜面、舌头瘙痒,麻木不适,继而出现四肢瘙痒明显,喉头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