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 -PW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 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S)、舒张早期(E)、舒张晚期(A)峰值速度(V )及时间速度积分(TI) ,计算内外膜峰值速度差(ΔV)、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和E/A比值,测量等容收缩期(IVC)、等容舒张期(IVR )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持续时间。结果 术前室壁基段、中段及二尖瓣环的S峰值V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S峰值的TI、E峰值的V及TI明显低于正常组,E/A比值下降;ΔV减低,MVG显著降低;IVC、IVR时限延长。术后室壁及二尖瓣环S、E峰值V及TI较术前提高,但仍低于正常,MVG增加(P <0 .0 1或0 .0 5 )。结论 DTI -PW参数能实时、早期、准确、反复、定量地分析左室局部与整体舒张和收缩功能,从而为判断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2.
曹怡  曾萍  王燕  杨慧  李滨滨  吴红宁 《现代医学》2014,(9):1011-1014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照组30例,矽肺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行2DE右心常规超声指标测量;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模式下测算右室Tei指数;QTVI获取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的心肌运动速度曲线,记录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计算VE/V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右室Tei指数明显增大(P〈0.01);心肌VA增加、VE降低,VE/VA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右室Tei指数及QTVI测量的右心室局部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可以早期、敏感、准确地反映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3.
李滨滨  吴红宁  曹怡  王燕 《现代医学》2011,39(6):686-689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局部心肌舒缩时的机械运动特性。方法:对38例正常对照组及41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定量分析上述各节段心房心肌运动的速度曲线及心房壁心肌收缩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与结束时间。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相同房壁、相同节段心室收缩期心房峰值速度(VS)、心房收缩起始时间(PA-T1)和达峰时间(PA-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舒张早期心房峰值速度(VE)及VE/VA值减低,心室舒张晚期心房峰值速度(VA)增加,心房收缩结束时间(PA-T3)、收缩加速时间(△T2-T1)、减速时间(△T3-T2)及整个收缩时间(△T3-T1)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高血压组相同房壁、不同节段的VS、VE、VE/VA值及心肌收缩时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收缩速度增加,收缩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及整个收缩时间延长;QTVI技术可定量、简便、无创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局部的机械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24.
4例怀疑心肌病的患者均以各型心律失常及反复右心衰竭入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表现为右房、右室增大,室间隔收缩期增厚率普遍减低(小于30%),部分患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其中1例患者经心肌活检证实为右室心肌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疑为心肌...  相似文献   
25.
吴红宁  李滨滨 《心脏杂志》2007,19(2):222-225
目的观察左室节段性心肌组织速度、位移、应变及应变率的正常值以及它们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32例健康志愿者行组织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壁各节段心肌的峰值速度、组织追踪、应变及应变率。结果①心肌的峰值速度(V):不同室壁及同一室壁的不同节段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P<0.01),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年龄负相关(分别为r=-0.52、r=-0.72,P<0.01),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与年龄呈正相关(r=0.46,P<0.01)。②组织位移(Ds):不同室壁及同一室壁的不同节段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41,P<0.01)。③心肌应变(ε):不同室壁的相同节段无显著差异性;同一室壁的不同节段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28,P<0.01)。④心肌应变率:收缩期应变率(Ssr):不同室壁及同一室壁的不同节段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P<0.01),与年龄无相关性(r=-0.14)。舒张早期应变率(Esr):不同室壁及同一室壁的不同节段无显著的差异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20,P<0.05)。舒张晚期应变率(Asr):不同室壁及同一室壁的不同节段无显著的差异性,与年龄呈正相关(r=0.28,P<0.01)。⑤所有数据两性之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大多数参数如心肌组织速度、位移、应变及应变率在不同室壁、不同节段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