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高磷血症(血磷1.78mmol/L)患者健康管理知识与降低血磷指标的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80例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护士主导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制定医护一体化管理流程,共同参与学习培训,建立关键环节治疗指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时间持续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后血磷指标为(1.80±0.16)mmol/L,低于对照组的(2.06±0.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98,P0.001);干预组的疾病知识得分(94.90±1.45比92.78±1.46,t=6.156,P0.001)、饮食知识得分(93.53±1.48比92.15±1.33,t=3.486,P0.001)、服药知识得分(93.90±1.39比92.45±1.28,t=4.853,P0.001),运动规律知识得分(92.20±1.22比91.43±1.30,t=2.732,P=0.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健康管理知识,控制血磷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化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衰老从而发挥治疗效果。顺铂作为最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加速性衰老目前尚不清楚。方法使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及衰老情况;RT-PCR检测TP53、P21及P1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顺铂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停滞及细胞周期阻滞。2.0μg/ml顺铂作用于HepG2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在顺铂诱导衰老过程中,P19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诱导48 h后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53和P21表达水平则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顺铂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出现衰老样表型,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肝癌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熏蒸治疗.治疗1组每天1次,每次15min;治疗2组每天1次,每次30min;治疗3组每天2次,每次15min;治疗4组每天2次,每次30min.4组患儿每次熏蒸后1h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康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痉挛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的D区及E区评定患儿的站立和步行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4组患儿的APROM、MAS及GMFM评分均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而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4组能更好的缓解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的踝跖屈肌群痉挛并提高其运动能力,较治疗1、2、3组更有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相同提取条件下六味地黄饮片及各个粉碎程度的微粉样品水浸出物及丹皮酚含量的变化特点;方法:运用热浸法测定并比较饮片及各个粉末的水浸出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丹皮酚含量;结果:在该实验条件下可以较好的测定水浸出物以及丹皮酚含量;结论:在相同提取条件下,微粉化条件不同,对六味地黄饮片水浸出物量无显著影响,而经过粉碎后的微粉样品中丹皮酚提取率则高于饮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72只健康成年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I预处理组(SI组),每组各24只。SI组每天按120 mg/kg体质量给予12 mg/mL SI灌胃1次,Sham组和I/R组每天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均连续灌胃21 d。在实验第22天,I/R组和SI组大鼠用线栓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Sham组不插入线栓,未阻断血流,其余手术操作与I/R和SI组一致。I/R组和SI组大鼠缺血2 h后,拔出阻塞的线栓恢复血流,再灌注24 h。根据Zea longa评分,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MMP-9、TIMP-1蛋白表达。比较三组大鼠的测量数据,分析SI预处理对以上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SI组和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Sham组,而SI组低于I/R组,分别为(1.50±1.13)、(2.33±0.82)和(0.00±0.00)分,12.5%±2.34%、37.50%±2.28%和0.07%±0.03%,81.75%±0.86%、84.17%±0.54%和78.24%±0.41%,(46.50±1.41)、(55.44±1.37)和(3.83±1.49)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I组和I/R组MMP-9、TIMP-1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分别为0.81±0.23、1.15±0.14、1.15±0.14和2.31±0.20、1.62±0.21、1.62±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I/R组相比,SI组MMP-9表达减少、TIMP-1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SI可能通过下调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和上调TIMP-1蛋白表达,降低BBB的通透性,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程度和脑组织EB的含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儿童癫痫采用病例自身对照临床实验,进行个体用药观察.TPM的起始剂量为0.5~1.0 mg/(kg.d),加量1次/5~7 天,剂量为0.5~1.0 mg/(kg.d),目标剂量为4~8 mg/(g.d).结果:TPM添加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5.00%;6个月总有效率为83.33%;12个月总有效率为84.72%.结论:TPM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附子中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色谱方法,比较附子单煎、附子与浙贝母合煎后有毒成分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化学成分变化角度证明中医理论——十八反的科学内涵;方法:试验用二氯甲烷(CH2CL2)和三氯甲烷(CHCL3)分别对采用同一煎煮条件得到的单煎、合煎物进行萃取处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对该样品进行HPIC测定;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附子与浙贝母合煎样品中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高于附子单煎样品;在此测定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分离上述3种成分。且测定成分附近没有干扰峰;结论:经过与浙贝母合并煎煮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以及新乌头碱的含量显著提高,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证明中药配伍理论——“十八反”具有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尖足畸形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取因下肢痉挛导致尖足的脑瘫患儿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注射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均给予康复训练,注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对患儿下肢痉挛程度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治疗前,注射组患儿MAS评分[(3.31±0.76)分]、PROM值[(108.27±11.38)°]、GMFM-88评分[(54.31±10.31)分]与对照组患儿MAS评分[(3.40±0.65)分]、PROM值[(106.10±11.44)°]、GMFM-88评分[(55.62±10.2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注射组治疗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治疗2周后外,剩余时间点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组同时间点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联合康复训练可快速改善尖足畸形脑瘫患儿的下肢痉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0.
李司南  童光磊  张敏 《疾病控制杂志》2012,16(8):664-664,669
发生在产前及产后1个月以内,各种因素导致脑发育障碍或损伤而引起的非进行性肢体功能障碍称为脑性瘫痪[1].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痉挛肌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有较好疗效.本项实验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痉挛肌治疗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