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研究睡莲科莲属植物莲成熟种子中莲子心中水提取物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C18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莲子心水提物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莲子心水提物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  相似文献   
12.
陈敬  温庆果  刘韶  李新中 《中草药》2012,43(11):2183-2188
目的 确定壳聚糖用于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固形物去除率、甲基莲心碱保留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壳聚糖用量、药液质量浓度、药液pH值、作用温度、搅拌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对比优化除杂工艺条件.结果 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优化工艺条件:药液质量浓度为生药0.2 g/mL(1∶5)或0.18 g/mL(1∶5.5),壳聚糖溶液(1%)用量为1.2 mL/g(壳聚糖溶液体积与生药量之比),作用温度为60℃,pH值为6.2,搅拌时间20 min.结论 正交设计与响应面法均可用于壳聚糖对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工艺条件优化,且除杂效果良好;但正交设计的试验次数相对较少,且方法简便,更加适合壳聚糖除杂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肝脏中16种胆汁酸浓度的LC-MS/MS法,并将测定结果应用于比较Nrf2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型小鼠胆汁酸代谢谱。方法:小鼠肝脏样品加入70%乙腈匀浆,用甲醇沉淀匀浆液中的蛋白并高速离心,取上清液置进样瓶, 用XtimateTM C18柱分离,以甲醇-醋酸铵及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进样5 μl分析。结果:16种胆汁酸在0.013~8.000 μ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浓度为0.013 μmol·L-1,肝脏匀浆液加样回收率在94.9%~112.8%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处理简便,适用于肝脏中胆汁酸浓度的测定,为生物样品中胆汁酸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代谢组学的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心血瘀阻证形成过程的代谢产物组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饲料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结合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血瘀阻证形成的3个阶段。以血脂增高为血瘀证前期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为亚血瘀证期组,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之上结扎冠状动脉为心血瘀阻证组,每组8只。另取24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每个阶段8只。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不同组之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结果 (1)在鉴定出的32中代谢产物中与心血瘀阻证形成过程密切相关依次是柠檬酸、胆固醇、肌醇、鸟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硬脂酸、乳酸、尿素、亮氨酸、亚油酸、甘露糖。(2)3个阶段代谢标志物,血瘀证前期:硬脂酸、乳酸(正相关),甘露糖(负相关);亚血瘀证期:鸟氨酸、脯氨酸、肌醇(正相关),异亮氨酸(负相关);心血瘀阻证:亮氨酸、异亮氨酸、柠檬酸(正相关)、乳酸(负相关)。结论血瘀证前期高脂饮食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机体启动抗炎;亚血瘀证期持续高脂饮食所导致的尿素循环紊乱、肠道菌群失调、血管形态改变、肝脏功能障碍;心血瘀阻期急性心肌缺血后引起的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5.
李新中  刘韶  苏世奇 《中国药房》2001,12(12):762-762
2000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共458种 ,其中新增的有63种。现代分析技术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 ,采用薄层色谱法作鉴别的药材和中成药品种已达602种 ,收载含量测定的品种308种 ,较1995年版《中国药典》有了大幅度的增加。2000年版《中国药典》对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增加了含量测定项目 ,大大减少了1995年版《中国药典》部分成方制剂质量标准中虽然收载有含量测定项目 ,但相应的药材原料却无含量测定指标的不合理现象 ,并注意成方制剂中含量测定方法尽量与相应的药材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超声波辅助法分离和纯化淫羊藿中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箭叶淫羊藿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条件.结果: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联合超声波辅助解吸附效果最好.通过纯化后,终产品中物总黄酮含量可达63.8%.结论:本法简单、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相关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6月—2018年9月行ECMO治疗的患者,按照1∶2配对方法选择未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非ECMO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住院费用。根据是否发生ECMO相关医院感染分为ECMO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作为ECMO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评估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死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共有30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1.9±16.2)岁,76.7%的患者为男性,22例患者行静脉-静脉ECMO模式(venovenous ECMO,VV ECMO)。15例患者出现24例次ECMO相关医院感染,包括12例次血流感染、9例次肺部感染、1例次尿路感染、1例次手术部位感染及1例次胃肠道感染。ECMO感染组的患者ECMO治疗时间更长、气管切开的比例较高、血红蛋白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治疗时间≥10 d是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患者较ECMO对照组,其住院时间延长[(44.5±39.6)d VS (18.4±11.7)d,P=0.021]、医疗费用增加[(413 359.9±204 887.0)元VS (264 925.3±76 079.7)元,P=0.004]。结论 医院感染是ECMO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显著增加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明确ECMO治疗的适应证,尽快停止呼吸循环辅助可减少ECMO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成分。方法 GC-MS检测挥发油,利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产生的重叠峰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图和质谱,并采用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结果共检出63种化合物,鉴定出34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化学成分总量的90.0%。其中主要成分百秋里醇占20.53%,榄香素占18.24%,β-细辛醚占13.92%,4-异硫氰基-1-丁烯占5.19%。结论应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抗病毒口服液中检测得到更多的挥发油成分,进一步完善了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
陈敬  刘韶  李新中 《中药材》2012,(11):1842-1846
目的:研究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富集莲子心中黄酮与生物碱类物质的工艺条件。方法:以Nef、黄酮Ⅳ的吸附量及洗脱率为指标,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动态吸附-洗脱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药液比为1∶6的莲子心提取液经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先用5BV纯化水洗去杂质,然后用10BV 70%乙醇洗脱,得黄酮类物质;用7BV 0.02 g/mL NaCl-70%乙醇洗脱,得生物碱类物质,两类物质洗脱率均在80%以上,精制倍数可分别达27.08倍及7.86倍。结论:该工艺能同时分离和富集莲子心中黄酮和生物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